一、农业资源环境的现状与挑战
要说现在农业资源环境这现状,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些年下了大功夫,什么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工程,那都是实打实的投入我老家那边,过去浇地得靠人挑马驮,现在一拧水龙头,水哗哗地就来了,这可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但忧的是,随着种地规模越来越大,一些问题也跟着来了我经常下地转悠,亲眼看见有些地方土地板结得像块石头,雨水一下就流走,种啥啥不长;还有些河沟被农化肥给”喂”得病怏怏的,鱼虾都快绝迹了
专家怎么说呢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更让人揪心的是,化肥农的使用量虽然下降了,但总量还是太高,平均每亩用量比发达高出不少农业专家·巴菲特说过:”农业不是靠化肥堆出来的,而是靠土壤健康养出来的”这话真是一点不假我认识个老农,以前死磕化肥,地力越用越差,后来改用有机肥,现在地里的庄稼长得那叫一个精神,连虫子都少了
再说说水资源,这可是农业的命脉虽然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更关键的是,分布不均,南方北方水少,有些地方农民为争水都快打起来了我邻村就因为上游截水,种了几十年的水稻突然改种旱地作物,老农们那个愁啊,就像天塌了一样工程院院士、水科院院长周文斌算过一笔账,如果按现有趋势发展,到年,我国农业缺水将达到300亿立方米这可不是吓唬人,到时候咱们喝口水都得排队呢
二、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科学方法
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不能光靠喊口号,得有真本事这些年,我亲眼见证了好多新技术、新方法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效果还真不错比如说,保护性耕作这套技术,简单说就是少耕、免耕、覆盖,让土壤自然休养生息我村有个年轻人叫小王,大学学的是农业技术,回来后把这套技术用到自家地里,结果地皮松,下雨不板结了,种玉米比往年增产一成多他给我算过账,虽然投入多了点,但省下的人工、化肥钱,加上增产的部分,一年下来能多赚两万多
还有节水灌溉,这可是个宝过去咱们浇地,水哗哗地流,最后能浇到庄稼根上的没几成现在滴灌、喷灌这些新花样用上去了,水都直接”滴”到根子旁边,利用率高多了新疆那边搞的那个膜下滴灌,那叫一个牛,地头地尾看不到一滴浪费的水,棉花长得跟天上的云朵似的农业大学的研究显示,采用滴灌的农田,水分利用率能提高到90%以上,比传统灌溉省水一半还多这可不是吹牛,我去年去新疆考察时亲眼所见,那些棉花地里,水表走得比钟表还慢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人——院士他老人家的杂交水稻虽然不是直接保护环境,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让咱们有更多资源去保护环境他常说:”吃饱了才有力气保护环境”这话太对了咱们人口这么多,要是光盯着高科技农业,忘了根本,那一切都免谈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既要高科技,也要接地气
三、农业资源环境与乡村振兴的联动
保护农业资源环境,跟乡村振兴不是两码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乡村振兴搞好了,农业资源环境自然就有保障;环境好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就牢了我老家这几年搞乡村旅游,就是最好的证明过去村里年轻人往外跑,现在倒好,城里人抢着来体验农家生活为啥就因为咱们把环境整治好了你看那池塘清理得干干净净,岸边种满了花草,连蚊子都少了;农田里搞的生态循环,鸡粪养鱼,鱼肥田,田养鱼,美得很
浙江有个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听说效果特别好他们不光修路修桥,更注重环境治理,什么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农村垃圾分类,样样都搞得有声有色有个叫朱永平的老农,以前村里垃圾乱堆乱放,臭气熏天,自从搞整治后,家家户户有了分类垃圾桶,村里还建了垃圾中转站,现在村里比城里还干净他说:”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城里人都想来玩,我们这些老人也能出去溜达,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但话说回来,乡村振兴也不能走回头路,更不能环境有些地方为了搞旅游,大搞建设,结果把水源污染了,或者把农田改成了停车场,那可就本末倒置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像我朋友老李说的:”搞旅游不能杀鸡取卵,环境没了,游客也不会来了”
四、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光靠和企业还不够,还得靠咱们老百姓一起动手我经常在村广播里喊,让大伙儿把农化肥用省点,别浪费;把秸秆烧了,改成了有机肥;把生活垃圾分类放,别污染了水源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隔壁张婶子以前是个”化肥迷”,现在我教她用有机肥,她不仅省钱,还觉得庄稼长得更香她说:”老话说得好,好庄稼是’喂’出来的,不是’烧’出来的”
还有那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们带回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对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帮助特别大我村有个大学生小张,学的是生态农业,回来后搞起了”种养结合”模式,鸡鸭猪牛都养,粪便都用在田里,现在成了村里的明星,好多农户都来请教他他说:”农业保护环境,不是要放弃产量,而是要找到产量和环境的平衡点”
公众参与也不是一句空话,得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比如,有些地方搞的”积分制”,农民保护环境做得好,就给积分,积分可以换化肥、换种子,甚至换农具这个方法还真灵,农民积极性一下子就高了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显示,采用这种激励方式的地区,农化肥使用量平均下降了2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5%
五、未来展望与个人行动
展望未来,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但前景光明现在大力推广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听说,未来几年,我国要建更多高标准农田,推广更多节水灌溉技术,还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这些措施要是落实到位,咱们的农业环境肯定能越来越好
作为个体,咱们农民也能做点事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小目标:第一,少用化肥农,改用有机肥和生物农;第二,把秸秆都收集起来,做饲料或者有机肥;第三,参与村里的环境治理,多提点建议虽然都是小事,但积少成多,水滴石穿嘛
说到这儿,我想起个故事我小时候,村里有个老人叫王大爷,他一辈子都坚持不用化肥,全靠堆肥种地,结果他的地越种越肥沃,庄稼也越好现在村里人都学他,环境好了,庄稼也好,大家日子都红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不是难事,关键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下去
六、建议与长效机制
要真正保护好农业资源环境,光靠热情还不够,还得有长效机制这些年,了不少,什么耕地保护红线、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这些措施都挺好但我觉得还不够,还需要更具体的措施
比如说,可以给农民更多补贴,鼓励他们采用环保技术我听说德国农民,如果采用环保种植方式,能补贴不少钱咱们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比如对使用有机肥、节水灌溉的农民给予补贴,这样他们才有动力去改变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显示,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