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于眼前的是拉斐尔的《自画像》。影像为您呈现。
“在此处,他得以安息,
生前之时,自然为之退避三舍;
当他辞世,大地似也感到了自身的消逝。”
这段深情的墓志铭,被镌刻在罗马万神殿内的一座墓碑上。墓的主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与建筑师——拉斐尔·桑西,他的生命定格在了37岁的年华。
那么,在37岁的人生里,他都经历了什么呢?
当莫奈在37岁时,正忙于完成《圣拉查尔火车站》,并期待着参加第三届印象派展览会。而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艺术风格,在巴黎尚未被广泛接受。那一年,莫奈还需依靠种植山芋来维持生计。至于拉斐尔的同代人,法国给予莫奈和罗丹的殊荣,他需再等上十二年。
回溯至26年前,拉斐尔于意大利乌尔比诺呱呱坠地。其父乔万尼·桑西,为乌尔比诺大公的御用画家,为拉斐尔的艺术之路铺设了基石。
前去追溯至他年少时光,16岁的他离开了故乡,踏上了前往佩鲁贾的旅程。在佩鲁吉诺画室中,他凭借其超凡的天赋与刻苦努力,很快便能在画技上以假乱真。
在生命的另一个节点上,21岁的拉斐尔遭遇了与老师之间的激烈竞争。他成功胜出,获得了高昂报酬的绘制订单。并且,他的目光被佛罗伦萨的辉煌所吸引。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的创作令他心动不已。于是他前往佛罗伦萨朝圣。
之后的光阴里,25岁的拉斐尔再次脱颖而出,被邀请为梵蒂冈的私人图书馆绘制壁画。这一次,他战胜了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的挑战。随后他踏入罗马这座艺术之城。
不久后,26岁的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壁画。其中,《雅典学院》壁画展示了理性精神的复兴。画面中群星拱卫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形象跃然画布上。七种自由学术领域的学者环绕其间。这宏伟而壮观的景象充分体现了画家的非凡才情。
与此他在罗马与米开朗基罗再次相遇。此时的他们各领。而米开朗基罗正面临创作天顶画的巨大挑战。尽管独自完成了此项艰难任务后他的容颜憔悴但那幅作品也展示了他的伟大才华。
时间流转至他31岁时为好友卡斯蒂廖内绘制肖像画作之时。卡斯蒂廖内是人文学者、也是他的好友。他的代表作《侍臣论》流传至今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礼仪规范。
不久后拉斐尔成为罗马古迹保护官这一工作使他开始广泛涉猎文学、美术、古典建筑等领域的知识。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36岁的拉斐尔提出了关于罗马遗迹与城市地图稿的保护建议他的伟大构想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
然而遗憾的是两周前拉斐尔因高烧突然离世没有留下病历记录人们议论纷纷或许是因为他太过劳累了吧。
尽管拉斐尔的生命只延续了短短的37年但他的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即使过了数百年人们依然对他的才华抱以赞叹之情。
60年后米开朗基罗重回罗马这个他曾经追逐梦想的地方也会不禁想起那段共度的岁月他与当年那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拉斐尔未曾料到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的十一年。
版式设计:蔡华伟
日报(2023年4月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