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2025-04-1716:29:36常识分享0

鲁迅先生曾言:“游戏是儿童的天使,玩具则是他们翱翔的翅膀。”可见游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家长明白游戏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但对幼儿游戏的理解仍有许多误区。那么,究竟何谓幼儿游戏?它与游戏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了解,帮助家长们更深入地认识幼儿游戏。这些知识点在幼教领域有着重要地位,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之中,尤其是客观题和简答题。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幼儿游戏的六大基本特征。

一、游戏:儿童的自发行动

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基本动作、思维、想象、语言、独立思考及创造力都在不断发展,因此产生了参与各种活动的需求。儿童因为自身的兴趣和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并非在外在压力下进行。在游戏中,没有额外的任务和要求,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方式,儿童可以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游戏确实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二、游戏:虚构与现实的融合

幼儿游戏常常具有象征性,其成分、角色、情节、动作以及玩具或游戏材料都是虚构的。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能把木棍当作宝剑,纸盒子当作桌子。这些游戏并非主观臆断或空想,而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反映和再现周围生活。孩子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转化为新的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重演生活场景,如过家家、逛超市等。

三、游戏:无功利性的愉悦追求

与追求结果或创造财富的活动不同,幼儿的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也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如果给儿童的游戏赋予过多目的,就会增加他们的压力,让他们无法真正享受游戏的过程。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追求愉悦体验的手段。

四、游戏:情感的抒发

游戏是儿童快乐的源泉。在游戏中,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没有紧张的任务和目标,因此降低了因达到目标而产生的压力。儿童通过控制游戏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己的愿望,获得愉悦感、胜任感和满足感。儿童在游戏中通常是开心、快乐的。

五、游戏:重过程而非结果

幼儿在游戏中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由于游戏没有外在的、功利的目的,因此儿童享受的是游戏过程带来的愉悦体验,而不是追求游戏的结果。

六、游戏:具体而生动的活动

幼儿游戏是具体、形象的活动,每个游戏都有具体的内容、情节、角色和动作,还有真实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角间还有真实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