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适用于哪些农作物

2025-04-1717:05:01常识分享0

在农业生产中,许多作物如棉花、油菜、西瓜、番茄、花生和葡萄等,常常会因为缺硼而出现“花儿不实”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也会降低经济效益。究竟为什么农作物容易缺硼呢?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为它们补充硼元素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硼的基本信息。硼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的硼砂和硼酸盐中。它在冶金、建材、机械、电器、化工等多个行业中都有重要作用。它也是小麦、棉花、油菜、花生等多种高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植物通过吸收硼酸根离子(H3BO3)的形式来获取硼,但硼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仅为0.001%。而且,硼很容易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盐。作物对硼的吸收存在一定的困难。

农作物缺硼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茎尖、根尖、嫩叶和花器等部位。缺硼会导致嫩叶生长异常,叶片出现卷曲、变小、肥厚、皱缩等症状,仿佛感染了病毒。缺硼还会影响花朵的发育,导致雌蕊柱头短小,授粉不良,落花落果现象严重。果实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果小、穗不结实,块根、浆果容易出现中心黑腐或坏死。整个植株的生长变得矮小,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硼在植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授粉,使花粉快速萌发,促进花粉管的生长;促进生长,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形成;促进酶的代谢,抑制酚类化合物的积累;促进物质运输,促进葡萄糖-1-磷酸的循环和糖的转化;提高抗逆性,增强作物对水分控制和维生素C形成的能力。

作物缺硼的原因有很多。硼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差,一旦进入作物体内就很难再进入韧皮部,输送到植物的硼就很少。土壤中的硼含量低且容易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盐而被固定。土壤酸碱度、离子拮抗作用、气候因素以及不同作物对硼的需求差异等都会对作物的硼吸收产生影响。

针对作物缺硼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补硼方法:

首先是底肥使用。作为底肥使用是补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在作物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肥,将硼砂与腐植酸有机肥结合使用。腐植酸能有效提高硼的利用率。

其次是叶面喷施。在开花前,可以使用四水八硼酸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快速解决缺硼症状。这种方法的针对性强,可以快速为植物提供所需的硼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