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I技术日新月异,每3天就能get一个新技能,真让人不禁想问,是否能够跟上这飞速变化的AI潮流?
近来公司要求频繁制作思维导图,因此我花了1小时研究了一个用AI完成思维导图的新功能,今天一试,效果显著。下面就是我用AI制作思维导图的经历。
Kimi的文档转思维导图四步法
将Word或PDF文件中的内容转化为Markdown格式的文本,再利用支持Markdown的思维导图工具生成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下面是具体步骤:
1. 内容提取:将Word或PDF文件中的关键信息和结构提取出来。
2. 格式转换:利用Markdown格式将提取的信息成层次结构。
3. 导入Kimi:将Markdown文件导入Kimi。
4. 生成思维导图:Kimi利用其思维导图功能将Markdown文件转化为思维导图。
注意:我尝试了WPS Office,但发现它不支持Markdown格式文件。
在Kimi中,你可以轻松添加常用提示词,只需点击最下边的立方体图标即可。这一功能非常便捷,对于经常使用AI的我和那些高频调用提示词的小伙伴来说,简直是。
关于提示词的使用,建议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控制常用语的数最高不要超过10个。这样可以确保快速调用而又不失便利性。使用提示词能大幅度提升你的操作效率。
利用Kimi,我们可以迅速生成满足Mermaid格式要求的思维导图。通过mermaid格式的提示词,我们可以轻松画出主题明确的思维导图,布局结构以横向展开为主。
这样的思维导图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快速浏览完一本书或复杂的文献,提炼出核心框架。通过快速浏览思维导图后,再针对重点或疑问部分进行“实时”查阅提问。这就像有一位专业的资料解读老师陪伴你一起阅读,将原本需要几天的任务在短时间内完成。
Kimi不仅能生成思维导图,还能处理CODE格式的图表源代码,如有疑问可反馈让其自动检查。对于拆解PDF文档,我们也有一套专业的流程和角色设定。
- 角色:PDF内容分析专家
- 背景:用户需要将PDF文件中的内容整理成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
- 专业技能:信息提取、结构化思维导图设计、Markdown格式排版。
- 目标:设计一个从PDF文件中提取信息并生成结构化思维导图的流程。
- 约束:确保提取的内容高度结构化,适用于各种场景的PDF文件。
- 输出格式:思维导图的Markdown格式表示。
Mermaid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图表绘制工具,允许用户通过编写特定代码来生成图表和思维导图。在Mermaid中,"code"指的是图表的代码定义部分,用户需按照Mermaid的语法规则编写代码来定义图表的结构和元素。
利用Kimi和其他AI工具的强大功能,我们可以轻松高效地完成思维导图和其他图表的创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这些工具都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