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概念,源自《精益创业》一书,它所传达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产品人的我,有幸在三年的工作中亲历了两款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MVP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我都有幸参与其中。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我在MVP设计中的心得体会,期望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启示。
MVP强调以最小化可行性为目标,其核心在于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开发-测量-认知”的循环。它并非仅用于解决产品的技术问题,而是为了验证商业假设的可行性。如今,MVP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初创企业,而是广泛运用于各类产品设计之中。
在此,我们要避免一个常见的误区:并非只有全新的产品才适合采用MVP设计方法。事实上,即使是大型平台的一个新模块,同样可以运用MVP的设计理念。从微信、支付宝到淘宝等大平台的产品模块孵化,都可以看到MVP的影子。无论从零开始的项目还是迭代更新的产品,都可以借鉴MVP的设计思路,帮助我们明确需求方向和产品定位。
在理解MVP的过程中,一张简单的图片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MVP的核心理念。正如众多文章和书籍所提及的那样,MVP不仅是产品的1.0版本或功能集合的缩影,它更是一个验证价值假设的过程。
我个人的观点是,MVP的两大观点在我看来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通过各种方式验证核心假设,了解用户是否有痛点及需求,并判断其商业价值。一旦假设得到验证,我们便可以进一步实现最小化的功能集合。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规划,还需要灵活的执行力。
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最快速的方式实现MVP设计?选择合适的实现形式是实现产品假设的关键。对于选择哪种MVP形式,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产品进行决策。在此,我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一个MVP实现的案例。
曾负责的一款面向企业用户的理财产品项目初起时,公司原有用户现了新的需求场景。为验证这类需求并为公司开辟新的业务方向,我们决定通过MVP来测试其市场价值。我们选择了H5表单作为初步验证的工具。这种形式的开发成本低廉且周期短,能迅速收集用户反馈。通过在APP和公众号内推广活动并收集企业信息的方式,我们成功获得了近百家的企业报名信息。
但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该产品一定能成功。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用户调研、竞品调研及市场调研等综合分析。
关于MVP实施的时机问题,这通常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项目的早期调研阶段我们就需要进行MVP设计来验证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而当涉及到具体的产品设计时,则需要在调研、立项、产品规划之后进行功能集合的规划。
除了我之前的案例外,《精益创业》中也详细描述了其他成功实施的MVP案例如Dropbox和Airbnb等。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验证了产品假设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MVP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除了H5表单外还有许多其他低成本高效率的形式值得我们去探索。
与此我们也应正确理解MVP与冷启动的关系。在获得MVP之后寻找种子用户进行冷启动是一个关键环节。冷启动是验证MVP是否解决了用户核心问题的重要阶段并非指产品已经可以投入市场运营推广。
最后谈谈在实施MVP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点以确保其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