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2025-04-2014:37:36常识分享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核心素养的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正如春风拂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其中,情境化教学成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命题”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情境任务设计因此风靡一时。

情境确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并有效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过度强境的极端化也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情境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其教学设计显得过于离奇。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时,设定了这样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情境任务:设想陶渊明创立了一种品牌酒,要求学生从诗歌中选择一个意象作为商标。这种任务显然与诗歌的原始意境相去甚远,忽视了古代诗歌的阅读规律与教学要求。

我们并不否认情境任务的价值,但应坚决摒弃那些忽视文本特性和阅读规律的情境设计。黄厚江老师在其新著《阅读课的姿态——体式教学的说法和课例》中强调了体式要素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在任务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黄老师凭借深厚的语文素养,能够精准把握不同体式的特点。他拥有广泛的创作经验,包括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剧本、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他的作品不仅在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而且在不同体式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这种丰富的创作体验使他在阅读教学上能够深入理解不同体式的精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老师不仅对不同体式有深刻的理解,他还始终坚持学生立场和素养导向,以确定最佳的教学内容和策略。他倡导的小说教学四个转变以及现代诗歌教学的独特见解,都充分体现了他在教学实践中的智慧和洞察力。

黄厚江老师对阅读教学本质规律的把握源于他对体式的精准认识。他的近百个经典课例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宝贵财富。他的理论不仅来自教学实践,而且在课例的开发中不断完善。这本书“阅读课的姿态——体式教学的说法和课例”既包含了教学理论,也附有具体的课例,使理论更具说服力和示范性。

书名中的“姿态”一词,寓意着阅读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体式教学”则强调在规律中的自由发展。在今天这个教学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黄厚江老师提出的“体式”概念具有深远的用意:任何教学都应注重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即“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