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钣金要多久才能出师

2025-04-2508:27:40常识分享0

不一样的实习选择——职校生实习现象探析

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实习时,更愿意在现代化企业的格子间里无偿工作,而不是在生产一线的车间进行“打磨”锻炼。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职校生实习态度的关注。

实习,是连接学生、职业学校与企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关键一环。但在现实中,许多职校生在实习期间却选择了逃离工厂,更倾向于到现代化企业里无偿或付费参与实习。这背后反映的,是职业生态的问题,以及人们对工厂和工人的“刻板印象”。

在福建金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本国发现,想要招个实习生越来越难,尤其是在维修车间。相反,在不远处的某电商平台企业的总部办公楼里,实习生不断更新,而这些实习生大多来自当地的职业学校,他们不仅没有工资,还要自费购买实习保险。

对于这种现象,一些职校老师和学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林少芳老师表示,当前不少职校生更倾向于在格子间里实习,这已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实习生的个人发展而言,叶岳义同学认为实习是就业的缩影,是职业的开端。他通过在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实习,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了解到汽车的构造和修复技术。

也有像陈依欣这样的学生,她们更看重实习作为职校必修课的存在,而非实际职业技能的锻炼。她们更愿意在办公室里享受空调,而非在车间里“爆汗”。这种差异化的实习选择,使得职校生的就业稳定性受到影响。

据观察,不仅来工厂的实习生数量减少,即使愿意到工厂实习的学生中,真正能吃苦、愿意研究技术的学生也少了。这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就业学技术重要,还是升学要学历重要?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实习的选择与质量。

任本国认为,实习对未来汽修工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表示,学生需要经历工厂的实习,才能更好地完成职业的蜕变。然而现实却是,许多职校生将工厂视为实习的“最后选择”。他们更愿意选择金融等与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岗位,甚至花费不菲的费用购买“内推”实习名额。

这种“跨界”实习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职业生态的思考。为了改变这种乱象,不仅需要职业学校调整实习重心,从传统工厂转向现代化企业,更需要从优化职业生态入手,改变人们对工厂和工人的看法。林杰表示,要改变职校实习的乱象,就要从改变社会对工厂和工人的刻板印象开始。

在这个暑假里,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的郭子良同学以项目合伙人的身份参与了洛阳古街的改造项目。他经历了从设计师到主理人的转变,体验了不同的实习方式。他坦言自己在乎的是实习后能否得到合理的报酬和未来的发展机会。

实习的方式和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整个职业生态的改善。改变职校实习的乱象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只有优化职业生态,才能让职校生真正认识到实习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