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民间故事50字

2025-04-2814:02:42常识分享0

清早,雨丝飘摇。我立身老宅的处,眺望院内那颗历经风霜的梨树。梨花盛放,素白的花瓣在雨中轻轻摇动,仿佛飘舞的纸钱。

“小梅,来帮奶奶折纸钱。”奶奶的声音从屋内传来。我转身步入堂屋,看到奶奶正坐在竹椅上,面前摆着一张张的纸片。她虽然年纪已高,双手微微颤抖,但折纸钱的动作依旧娴熟。

“要这样折。”奶奶边示范边说,“先对折,再折角,最后将两边向内收拢。”我模仿着她的手法,小心地折起纸片。的纸张在我手中发出轻轻的沙沙声,似乎在述说着过去的往事。

“奶奶,我记得小时候,您和爷爷折纸钱时,我就在一旁看着。”我边折纸边回忆道,“那时候您总说我手小,折不好,就让我帮忙整理。”

“是啊。”奶奶微笑着回忆,“你那时候多认真啊,每次整理纸钱都要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生怕弄乱了。”她回想起一次我不小心用力过猛,撕破了纸钱,爷爷还戏称这是“小梅特制的纸钱”。

堂屋内渐渐安静下来。父亲在院子里准备着祭品,母亲在厨房忙碌着制作青团。弟弟也跑来凑热闹,虽然他折的纸钱样子有些歪斜,但奶奶还是夸他折得好。

“奶奶,为什么清明节要折纸钱呢?”弟弟好奇地问道。

“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奶奶边折纸边解释道,“纸钱是给先人的心意,烧给他们后,他们在那边也能过得好。”

雨渐渐停止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院落里。我们一家人来到爷爷的墓前,摆放好祭品,点燃了纸钱。青烟袅袅升起,带着我们的思念飘向远方。这不仅仅是一叠纸钱,更是奶奶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和深深的思念。

我望着那飘散的青烟,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每年清明节,爷爷都会早早地准备黄纸和各种祭品。他总是说黄纸要选厚实的,烧起来才好看。他折纸钱的每一个动作都饱对先人的敬意和思念。如今,虽然爷爷已经不在了,但这份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