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佛系的妈妈,这在我办公室里是公认的称号。相较于同事们对孩子事必躬亲的态度,我常常被认为是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放任不管。确实,我对孩子的成长(只要不频繁生病)持有顺其自然的心态。最初收到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邀请函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去,我相信孩子和学校。但随着时间的临近,我动摇了。我明白,不能让孩子在重要的时刻感到孤单,于是我决定参加孩子的第一次幼儿园家长开放日。
我并没有做任何特别的准备,只是提前给孩子播下一颗种子,告诉他我明天要去参加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以及他可能要做的事,妈妈可能会怎么做。
记得那天同孩子一同前行时,他反复问我一句话:“妈妈,你会在哪里看我?”我当时真不知道,只能告诉他,妈妈要听学校的安排,妈妈还不知道。
就这样,我的幼儿园开放日的经历展开了。下面我要分享的是我的整个经验内容:
一、开放日的意义
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重要桥梁,它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也让学校、老师更了解家长的看法和意见。它不仅仅是一个观察孩子的机会,更是优化教学质量、发现孩子和家长、学校之间问题的时刻。
二、孩子的表现与成长
我对孩子在开放日的表现非常满意。他积极参与活动,遵守老师的指令,展现出他在社交、情感、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尤其是他对学习的热情和高昂的求知欲望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三、学校与老师的观察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开放日是一个展示学校教育成果的机会。但我也注意到,部分老师对开放日存在抵触心理,这可能会影响到开放日的效果。我希望老师能正确理解家长开放日的意义,将其视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
四、家长的角色
在开放日中,家长的角色是观察者、参与者和支持者。我们要保持观察者的身份,不要过度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互动,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五、放行条的必要性
关于放行条的问题,我认为它主要是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但我们也要思考其是否真正必要。如果只是为了方便家长带孩离开学校,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其他更为合理的方式。
六、对“调皮”与“乖”的思考
对于老师和家长常常使用的“调皮”和“乖”这两个词,我认为我们需要有更为清晰和明确的定义。这两个词往往会带有主观色彩,容易影响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和教育方式。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而不是简单地用这两个词来定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