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全面实施实名制、推动包装向绿色化转型——引领行业新风尚
快递新规,民众的反馈与期待(民生观察)
自5月1日起,《快递暂行条例》正式执行,标志着我国快递行业的规范化、法治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国内首部针对快递行业的法规,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更是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对于快递员是否该为擅自将快件放入快递柜、拒绝送货的行为负责,以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如何确保行业绿色化发展等问题,《条例》是否给出了明确的回应?本报记者深入解析,带您一探究竟。
——编者
快件投递不得擅自“放手”
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征得消费者同意后,才能将快件放入快递柜。如果消费者不同意,快递企业应提供“快递送到家”的服务。擅自投递的行为是违规的,消费者有权拒绝领取快件并要求快递企业提供直接送货服务。
一位法律专家表示,企业应遵循邮相关规定,确保快件按名址递送,不得采用其他违反法的投递方式。
实名收寄,保障信息安全
随着《条例》的实施,实名收寄也成为了一项法定要求。每天有约1亿件快递实名收寄,占快递业务量的83%,余下的17%也将在年内实现全覆盖。这一举措旨在保证寄递安全,体现诚实信用原则。
《条例》规定,寄件人交寄快件应提供真实姓名和收件人信息,如有单位发件,必须写明具体办事人员的姓名以便溯源。对于实名收寄过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条例》也做出了严格规定,违规用户信息的企业最高可处以10万元罚款。
邮政局还推出了邮件快递实名收寄信息系统,以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绿色包装,守护环境
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包装废弃物的环保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快递耗用的包装材料数量庞大。为此,《快递暂行条例》鼓励企业和寄件人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并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
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标准强化了减量化要求,降低了包装材料的定量和厚度要求,并提出了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包装袋的要求。这旨在推动行业向绿色化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行业专家表示,虽然生物降解塑料包装袋的成本较高,但这是未来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邮政局也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绿色认证和监督检查工作,推动建立联合惩戒机制,确保新国标的执行。
《快递暂行条例》的与实施为快递行业带来了新的风尚,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法治化和绿色化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看到更多符合新规的举措落地实施,为民众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