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大促的落幕,快递企业迎来了揽件和配送的高峰期。在这一波快递热潮中,不少消费者发现,收到送货的快件变得越来越难。为了提升送件效率,许多快递员选择将快件存放在驿站或快递柜中。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为何快递难以送到门的一系列问题。
在北京丰台区某小区外的一家快递驿站,中午12点的业务高峰期,快递车辆络绎不绝,送来的快件堆积如山。到了傍晚7点,这些快件的收件人便会陆续前来领取。
消费者反馈称,他们更倾向于享受送货的服务便利。现如今快递员往往在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就将快件放入驿站或代收点。消费者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方便。甚至在一些小区,原本广泛使用的快递柜今年也被快递员逐渐舍弃。
湖北武汉的一名消费者与快递员因快件放置问题发生纠纷:“我希望你能按我要求放件,但你说要放在驿站,并且直接签收了。”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按照《快递暂行条例》的规定,未经收件人同意,快递企业不能强行将快递件投放入快递柜。记者联系多家快递公司得知,快递员如未按收件人要求处理快递将面临业绩惩罚。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尊重消费者的意愿,但如果消费者未收到通知电话或短信就直接收到签收记录,他们会进行核实并处理此类违规行为。
现实中不少快递网点直接将快件放在驿站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相关驿站工作人员透露,近期许多快件并非由片区快递员亲自送来,而是直接从网点统一送货。尽管这种做法无需一一扫描快件,统一入库提高效率,但却忽略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服务体验。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快递行业的激烈竞争和价格战。虽然业务量日益增长,但并未带来快递员收入的相应增长。快递员面临的业绩压力愈发突出,单票客单收入不断降低。一些快递员选择追求效率而忽视服务,将快件直接放置在驿站或快递柜中。
专家还指出,未来快递产业末端服务可能出现进一步细分的趋势。在业务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差异化的收费模式,送货和放快递柜或驿站将有不同的价格标准,从而在整个末端形成多元化服务格局。这一变化有望缓解当前快递员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