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在高峰时慕名而来、低谷时离你而去的人。人们常说,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但真正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是那些在漫长岁月中依旧如初见般令人信赖的人。
我虽然历经世事,但依然保持着一颗相信人心的赤诚之心。我结识了A君。
我和A君原本只是网络上的朋友。某日,他在微信上为好友,说他在我常发布的平台上读到了我的文章,感触颇深,期待能有机会与我相识。阅读A君的话语,我内心有些惊讶。我的文字往往随意书写,未曾奢求读者,如今却有人对我的文字产生共鸣。
这份意外之喜让我通过了A君的好友请求。从我们开始交流的那一刻起,A君便与我畅所欲言。他对文学的见解独到且深刻。在一天的交流中,我甚至产生了我是不是崇拜他才加他为好友的错觉。
由于机缘巧合,我们发现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很快,我们便见面了。
A君的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以及满腹的诗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交谈得知,A君专修文学。这使我对他更加敬佩。
分开后,A君的形象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决定与这个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
之后的日子里,我与A君一同探讨写作,深入研讨文学话题。两个月的学习让我们对文学、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见证了我们写作水平的显著提高。
我和A君决定联手打造一个自媒体平台。为了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我们进行了分工,我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而其他建议和决策则由A君提供。我们一拍即合。
我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安排好工作室的各项事宜后,我们的自媒体平台正式启动。
恰逢自媒体兴起之际,我们过得轻松愉快,收获颇丰。
然而有一天,平台的运营开始走下坡路。工作室的成员相继提出辞职,我默许了他们的离开。不久后,A君也突然离开了。最终,只剩下我和空荡荡的工作室。我关上大门,躲在黑暗中默默流泪。
我是否应该放弃呢?我反复思考。我舍不得这个工作室,它见证了我的努力、成功和失败。我向父亲求助:“请帮我保留这个工作室,总有一天我会让它重振雄风。”这是我给父亲的承诺。
父亲同意了我的请求,并提出了条件:我要放弃那些“杂念”,专心学习。多年后,当我博士毕业归来时,这间小小的工作室依然存在。它不仅承载了我的情感历程,也我继续前进。
回忆起A君和工作室的伙伴们,我仍会感到难过。但同时我也感谢他们让我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他们的离去让我没有沉溺于现状、止步不前。
我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付出真心或信任。但我依然选择信任他人,即使可能会受伤,因为这能让我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
南国墨客 钟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