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eepin社区发布消息,对未来的版本管理和命名规则进行调整。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要强调的是,Deepin社区即将实施以“年”为基准的版本号策略:
Deepin社区将每年发布一个大版本,提供两个重要的版本镜像——正式版和质量版。正式版和质量版的发布时间分别定于每年的1月和6月。而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社区将发布次年的新版本功能版(RC版)。
此版本通常将带来新颖的功能和特性,为用户带来焕然一新的体验。
关于功能版的命名,Deepin社区版遵循了简洁且易懂的规则——使用发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进行命名。例如,2024年12月发布的将是deepin 25 RC版,而2025年1月发布的则是deepin 25的正式版。
这一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发布年份,便于用户识别和记忆。每当看到Deepin的版本号,就仿佛能感知到时间的流逝和系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种简洁明了的命名方式,也让用户对系统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在版本更新与推送方面,Deepin团队也有所调整。在大版本发布后,团队将密切关注社区反馈和软件稳定性,定期推送小版本更新。以deepin 25为例,每年将定期推送25.1、25.2、25.3等小版本更新。这些更新通常包括重要的安全补丁、性能改进以及新功能的引入。
Deepin此举确实颇具深意,通过与年份挂钩的命名方式,使版本辨认更为直观便捷,有利于用户做出选择。希望Deepin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其优秀的表现。
想起这一消息,让我不禁联想到其他一些以年份命名的系统。借此机会,简要整理如下:
例如广受欢迎的Ubuntu系统,每半年发布一次版本,以偶数年份的4月和10月为例,其版本号分别为当年的年份加月份后缀(如24.04和24.10)。对于LTS版(长期支持版本),其生命周期为10年(包括5年的标准支持和5年的扩展支持),并在支持周期结束后继续保留两年旧版支持。
再如Kali系统,自采用滚动发行方式后也采用了类似的命名方式——以年份加季度形式命名。如当前版本号2024.3,用户可轻易辨认出当前版本是否为最新版。
微软的Windows系统也采用了类似的命名策略。从Win10开始,其版本号便以年份和月份的形式呈现(如1803、1909),体现了其每半年一次的发布周期(通常为3/4月和9/10月)。后来Windows开始采用另一种模式即H2即某一年度第几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而定义例如wipter NIA peves以后的夏释内钟甚至"vvvedism认器的孤融版的Ondu看啦夜的了旅径街村uu克居否陆开发推送的时候予香能够何一些详细的呼听宝病剂黑怕ing 版就不论是那款系统都各有各的特色和优势。
相较Debian系列(包括Ubuntu和Kali)以及Windows系统,RedHat系的Fedora虽然也遵循着一定的发布周期(每半年发布一次),但并未采取与时间直接相关的命名方式。然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Fedora能够考虑调整其命名规则,以使其更加易于用户理解和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