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为什么也叫油赞子

2025-05-0112:38:36常识分享0

在湖南,它被称为豆角酥;在天津,它被称为麻花;而在宁波,这款令人难以抗拒的美食有一个独特且令人费解的名字——油赞子。今日阳光撒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我踏足宁波鼓楼步行街南面的一条小巷——府桥街,偶然发现了这家引人入胜的“王阿姨文昌油赞子店”。

这并非我第一次探访此地。年前的一次采访途中,我曾有幸路过这里。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家店引起了我的好奇。店内招牌的设计带有古典韵味,以金色大字配以黑色背景彰显出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透过明亮的玻璃门窗,可见数位穿着工作服的师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搓制油赞子,有的在准备下锅炸制,整个场景井井有条。

老板娘王阿姨也在忙碌地工作着,正巧一位年轻姑娘走进店中,她充满活力与青春,被油赞子的魅力所吸引。她兴奋地拍照留念,并选购了一斤油赞子。店内的油赞子与天津麻花形状相似,但更为小巧精致。主要有两种口味:咸的海苔味和常见的甜味,深受顾客喜爱。

随着天气的回暖,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享受阳光下的美好时光。章女士带着女儿来到这里,为了品尝美味的油赞子,她们特意定制了一种独特的口味。看着她们手中捧着的那包热气腾腾的油赞子,我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一位中年男子看到我对油赞子充满好奇,便主动与我分享关波油赞子的秘密。他告诉我,宁波的油赞子配方独特,特别是加入了海苔粉后更是一绝。这些海苔都是来自奉化莼湖的海苔基地,纯天然、原生态。听完他的介绍,我决定尝试购买两斤,体验一下油赞子的香脆与海苔的独特味道。

“王阿姨文昌油赞子店”在宁波享有盛誉。我刚来到宁波时,公寓的管家郑晨向我推荐了这家店。他是老宁波人,对这家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告诉我,宁波油赞子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这家店虽然不是历史最悠久的,但却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王阿姨今年68岁,她的油赞子店已经开了40年。1978年,文昌街居委会开设了文昌食堂,主要经营各种小吃,其中包括油赞子。后来,王阿姨接手了这家店,并将其经营至今。她的油赞子店在鼓楼这一带小弄堂里已经经营了17年。

王阿姨的店铺现在由她的外甥王店长管理。他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那时文昌街非常热闹,很多来听书的老人和小孩都会到的食堂买油赞子当零食。如今,王阿姨的油赞子店已经开了两家,除了府桥街这家,公园路还有一家。

因为的影响,店铺在春节期间的营业计划搁置。最近才重新开业。王店长告诉我,现在店里的员工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为了防疫安全,外地员工过年留在宁波没有回去。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员工的关心和对生意的期盼。他希望店铺的生意能尽快好起来,让员工们能早点回来上班养家糊口。

尽管是一家网红店,人气旺盛时队伍排得很长,但其实一年的利润并不高。王店长坦言,主要是成本太高,包括人工、房租、原料等。为了节省开支,他和他的妻子以及68岁的王阿姨都亲自参与工作。现在每天能卖1000斤左右的油赞子,主要是外卖的多一些。随着宁波城市逐渐复苏,相信生意也会逐渐好起来。

王阿姨的油赞子店只是宁波城市复苏的一个缩影。在鼓楼、天一广场以及宁波的每条大街小巷上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活力正在逐渐恢复中显现。同时宁波市也鼓励市民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享受美食和文化生活两不误给市民朋友发了一封信提醒大家保持警惕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宁波这座幸福之城很快就会恢复其本来充满活力的面貌这一故事折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于本地特色的认同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期待同时也展现了我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决心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