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安代河·采茶季节
近期所的产品经理课程中,对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与产品功能相融合的课题,其尊重需求的章节以滴滴打车的实例进行了解读。
在滴滴等共享出行的日常使用中,不时观察到一些用户对司机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司机稍有延迟,客户便显得不耐烦,甚至恶言相向。
事实上,司机是借助顺路搭载乘客的方式增加收入,而顾客也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出行成本,相比于传统的出租车等方式,双方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关系。
通过规则的设定以及精神理念的引导,实现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满足用户对尊重的需求,这同样是产品经理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这无疑是产品设计的巧妙之处,令人赞叹。尽管司机有义务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将他们视为“低人一等”的服务者的心态确实不可取。
当我们反思自己在享受服务行业的某些服务时,应当意识到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不能仅仅因为自己支付了服务费用,就认为对方是来“服务”我们的。
这使我想起了《雇佣人生》这部阿根廷短片,其虽然带着讽刺的色彩,却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夸张写照。其中的人物如台灯人、衣架人、红绿灯人等都在为主角服务,而主角也不过是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环节。
随着世界的发展,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建立联系,不论是合作还是竞争,他人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享受着别人的服务,同时也为他人提供服务。我们互惠互利,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无法继续前行。
归根结底,我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基于“雇佣”而存在的。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使这种联系更加高效,创造更多价值,惠及更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技能的差异,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重要的,但同时最基本的是要相互尊重。只有当我们都能以谦卑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彼这种关系才能更加稳固和持久。
短片的最后还留下了彩蛋般的思考:在享受他人服务时心怀感恩;在为他人提供服务时心怀谦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