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025-05-0200:53:15常识分享0

黄竹之乡,在黄冈尤为丰茂。硕大的竹子如梁椽,在竹工巧手中化身为建筑材料。竹工破之开,去其节骨,巧妙地将其运用于替代陶瓦之用。在此黄冈,处处皆是这般情景,缘于其物美价廉与节省劳力的双重优势。

在子城的西北角,古老的城墙已显斑驳,荒草丛生,却因此兴建了两间小楼,与月波楼遥相呼应。远眺山色,近揽江波,幽深辽阔的景致难以言表。夏雨急落时,如闻瀑布之声;冬雪纷飞时,似有碎玉之音。此楼适宜弹琴,琴声悠扬;适宜吟诗,诗韵清雅;适宜围棋对弈,棋子之声清晰可闻;也适宜投壶之戏,壶矢相撞,声音铮铮作响。凡此种种,皆是竹楼增处。

每逢公务告闲之时,披上鹤毛氅衣,戴上华阳巾帽,手持一卷《周易》,焚香。此刻的江山之外,唯有风帆沙鸟、烟云竹树映入眼帘。待到酒意消退,茶香渐淡,送走夕阳,迎来素月之时,此乃贬居之地的胜景佳况。至于那齐云、落星之高楼虽高入云霄,井干、丽谯之高楼虽华丽非凡,但它们只适合于收藏歌伎、歌舞之地,非文人骚客之所求。

我曾听竹工言说:“竹子作为瓦片之材仅能使用十年左右,若重复使用则可延至。”然而啊!自我在至道乙未岁自翰林院至滁上之后,丙申年移至广陵,丁酉年又入西掖之地,至戊戌岁末得命于齐安之地。四年间我奔波不已,未知明年将身处何方。何惧这竹楼会因岁月而朽坏呢?幸而此后有缘之人与我志同道合,继续修缮此楼,愿此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于此记之。

注释:(此处可按实际情况补充具体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