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学习者们,今日我们继续深入探讨酸碱中和滴定的练习题。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所谓的标准液概念。我们知道标准液通常是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量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接下来的问题,是哪一个操作步骤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引起实验的误差。
如果采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在滴入的过程中观察到颜色由红色刚变为无色并立刻停止滴定,这种情况下可能因判断过急而导致消耗的酸体积的误差增大。基于此公式,我们便可以得出最后所计算出的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但是这个操作需要我们把握合适的时机。
如何判定滴定的终点呢?这就需要一个信号——即滴定指示剂的颜色改变。并且在间隔三十秒后,如果颜色仍不发生再次变化,则可以认为是已经达到了滴定的终点。
在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如果再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润洗,这可能会使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因为滴定管上可能残留了氢氧化钠,这会导致盐酸的消耗量增大,从而使得最终结果偏大。该操作是不恰当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C选项的描述——当使用被稀释的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时,会由于浓度的减少导致所需消耗的碱体积偏大。然而这并不会改变最终的碱测量结果。C选项虽然操作有误,但并不会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在第二题中,我们再次面临了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问题。题目给出了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和pH值的变化图示。那么,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呢?
当氢氧化钠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溶质是氯化钠,溶液呈现出中性,其室温下的pH值应为七。这一过程是准确的。当使用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时,可以有效地减少时间误差。
而关于甲基橙的使用,由于其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之外可能导致更大的误差,因此通常不推荐使用。
D选项涉及到具体的计算过程,请大家认真听讲并加以练习。我们已经从之前的视频中得知如何利用已知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滴定消耗的标准液的数据进行计算。经过计算得到的氢氧根物质量浓度为每升零点零二摩尔,进一步转化为pH值是12.3。
对于酸碱中和递进的习题我们不需要深入掌握,因为这并非考察的重点。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练习题加深对酸碱中和滴定的理解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