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大秧歌,热闹非凡,充满欢乐,是我们最爱的传统活动!

家乡的大秧歌,热闹非凡,充满欢乐,是我们最爱的传统活动!

家乡的鼓韵舞姿,以大鼓为中心,传递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鼓声一面,声传四方,手鼓舞动,群情振奋。大鼓小鼓,虽各有分工,但节奏和谐一致。那富有节奏的鼓声,时而抑扬顿挫,时而威风凛凛,令人心潮澎湃。从汉朝至今,家乡人随着这鼓点,步步前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商河鼓子秧歌。

在的北方,过年习俗大同小异,但都离不开吃饺子和放鞭炮。饺子是过年不可或缺的美食,而鞭炮则是欢庆新春和告别贫穷的象征。在商河地区,跑秧歌同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过年习俗。村里的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会参与到这欢快的舞蹈中。鼓声阵阵,人们手舞足蹈,抒发对新一年的向往和期盼。

文史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对鼓子秧歌的历史起源提出了多种学说。不论是祭祀祖先、庆祝丰收还是祈求风调雨顺,都与农事息息相关,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跑秧歌不仅是村里的盛景标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期待。

每当新年之际,盛世欢歌的场景更是让人陶醉。即使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跑秧歌的村庄,人们也会在家里模拟鼓点,以解手痒之苦。年轻人更是激动不已,将大鼓抬到大街上敲击几通。这鼓声一响,便能立刻男女老少,共同谈论着明年的秧歌盛况。

商河鼓子秧歌作为过年必备的文化大餐,让人们随着整齐的鼓点迎来了春天。这鼓点仿佛迎春的乐曲,舞步如同春天的脚步。人们在锣鼓声中鼓舞士气、凝聚力量。金鼓齐鸣,气势磅礴。这样的阵势和节奏,无疑让人们感受到无所不能的勇气和力量。

在商河人的情怀中,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许多人把带着彩绸的鼓子挂在客厅显眼处,把自家人跑秧歌的照片放大镶框,以作纪念。有的人家更是对鼓子秧歌中的角色世代传承,成为了民间绝活儿。

新春伊始,春回大地时,老十字街广场上便响起了隆隆的鼓声。新一年的春种秋收之计已经启程。人们从这鼓声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新的希望。那金的鼓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在为泉城北大门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家乡的大秧歌,热闹非凡,充满欢乐,是我们最爱的传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