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读后感1000字

2025-05-0405:42:08常识分享0

《家》作为巴金笔下《激流三部曲》的开篇之作,细腻地刻画了二十世纪20年代一个大家庭的兴衰变迁。作品不仅了礼教和对人的无情,同时也讴歌了年轻一代对于反抗精神的追求与执着。

该文之妙,尽显于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间的鲜明对比。虽都曾沐浴新思想的洗礼,但他们的人生道路却迥然不同,仿佛是三幅风格迥异的画卷。

长孙高觉新性格懦弱,面对家庭制度的束缚,他背负了沉重的家族使命。原本怀揣出国深造梦想的他,却不得不承担起家中的重担,以“作揖”和“无抵抗”维持家族的运转。在父亲的安排下,他顺从地接受了婚姻,失去了追求真爱的机会。受思想影响,在妻子瑞珏生产之际,他虽近在咫尺,却始终未能踏入那道象征着禁忌的门槛,这无不体现出他在家庭制度下的无奈与无力。

二哥高觉民则显得温和而具有反抗精神。他为了捍卫与琴的爱情,勇敢地选择了私奔。在面对是否随三弟觉慧一同前往上海的决定时,他犹豫了。这或许是因为他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不愿去冒险闯荡。

而三弟高觉慧则是家族中的一股清流,他激进且果敢。对于制度和礼教,他深恶痛绝。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撰写时事文章,创办报纸以传播新思想。最终,他勇敢地离开了高公馆,前往上海追寻自己的理想生活。

鸣凤这一角色亦让我深感惋惜。她年少单纯,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憧憬。等级的壁垒却让她无法逾越。最终,她选择了带着心底那份深深的爱意,投湖自尽。对于觉慧是否真爱鸣凤,我确实感受不到,这不禁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