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花以其清新淡雅的风姿展现在我们面前,它的花瓣有的如丝如缕,有的圆润饱满,展示着自然之美。菊花的颜色丰富多彩,深褐中带着淡淡的绿或是鲜亮的黄,宛如艺术家笔下的彩绘。尽管它的美被一些人欣赏,却也有人对它心存忌讳。
在某些地方,菊花与丧事紧密相关。走进墓地,大片的黄白菊花映入眼帘,它们被用作祭奠之物,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联在人们心中逐渐固化,使得一提到菊花,便与死亡、悲伤相联系。在家中摆放菊花,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不开心的事情,赠送菊花也容易被误解,导致人们逐渐对其产生忌讳。
似乎自古以来,人们对菊花的表达并不总是积极向上的。在古人的诗词中,菊花常被用来表达一些忧郁、寂寞的情绪。如那句“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便展示了无人欣赏的孤寂。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喜欢喜庆、吉祥的元素,而菊花的忧郁形象,并不完全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因此逐渐被人忌讳。
菊花的实用价值不容忽视。它可以作为食材,制成的菊花糕味道独特,令人回味无穷;也可以泡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在国外的一些地方,菊花被视为长寿和好运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
人们对菊花的忌讳主要源于文化和习俗的影响。虽然不愿在家中摆放菊花,但平时泡一杯菊花茶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我们欣赏菊花的美丽,同时也不忘它的实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