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读书
(1)谈及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七岁开始,我便沉浸在《三国演义》的壮阔世界中。
(2)小时候,每天晚饭后,舅父杨子敬先生都会为我们讲述一段《三国演义》。那些故事,如“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听得我如痴如醉。他每讲到关键时刻就停了下来,我只好怀着对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
(3)此后,我决定自己拿起《三国演义》,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旅。虽然字音读得不对,但我依旧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越读越明白。尽管遇到了如“凯”念作“岂”,“诸”念作“者”之类的错误,但我也乐在其中。
(4)第一次读到关羽的逝去,我哭泣着放下了书;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逝世,又一次哭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读完了整部书,“分久必合”的结局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5)《红楼梦》是我十二三岁时看的书。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拿起这部书时,我品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6)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大道理,这些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学不到的。从1980年我访问日本回来后,由于腿伤无法出门,“行万里路”成为过去,“读万卷书”便成为我唯一的消遣。
(7)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书看多了,我也学会了挑选、比较。例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8)对于现代文艺作品,我喜欢那些带有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能让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9)读书的好处很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体会。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0)读书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我们要把“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县人,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作品如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都深受读者喜爱。
课后生字、词语、多音字等详见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