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新一代CPU的性能往往超出实际需求,所以在选择CPU时,更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贵的。如果能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满足需求的CPU,并把剩余的预算投入到更需要的硬件上,那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市场上总有一些CPU打着高价的幌子,性价比却极低。
如果你正打算购买新的CPU,那么请三思而后行。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关于intel的八代之前的酷睿CPU
intel的八代CPU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17年发布的i3-8100堪称是当时的一代神U。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八代的低端i3已经超越了七代的中端i5。对于七代及之前的CPU,它们在架构、制程、功耗等方面已经明显落后,而且价格并不比现在的CPU低多少。
这些旧款CPU可能最大的卖点就是支持win7,并且安装过程相对简单。尽管intel在300系列主板上宣称不再支持win7,但后续的H310和B365系列主板仍然可以轻松支持win7。通过升级BIOS,八代和九代的CPU也可以在H110和B250等系列主板上使用。八代之前的酷睿系列,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购买必要性。
关于intel的11代CPU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用事实来说话。
九代CPU中,i7-9700k拥有8核心8线程,而i9-9900k则拥有8核心16线程,超频全核5.0GHz无压力,是当时游戏性能最强的CPU之一。
到了十代,i7-10700k和i9-10900k的性能再次得到提升。对标当时的AMD锐龙5000系列,它们的性能表现依然强劲。
到了11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除了i7和i9系列都是8核心16线程外,其他方面的提升并不明显。尤其是i9-11900k的售价让人望而却步,比同级别的AMD 5800X+B550套装还要贵2k+,性价比显然极低。
11代CPU更像是一个过渡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它们似乎并不划算。
关于AMD的二代锐龙之前的CPU
即使是捡二手硬件进行装机,现在很多人也更倾向于选择intel的至强系列,而不是AMD的旧款CPU。尤其是锐龙系列之前的CPU,性能已经跟不上时代。例如,有玩家使用的X4-955(2009年的羿龙系列)搭配R9-280X显卡,都无法充分发挥显卡的性能。而换上较新的E3神教系列后,帧数直接翻倍。这说明较旧的AMD CPU在性能上已经明显落后。
现在如果想要尝试AMD的CPU,二代及以后的锐龙处理器是更好的选择。例如R5-2600的性价比就很高。考虑到价格因素,如果你能用千元左右的预算购买到i3-12100F+H610M的组合,那么为什么还要选择老款的AMD CPU呢?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则不建议选择较旧的AMD系列CPU。
如果你目前并没有强烈的装机需求,那么或许可以稍微等待一下。近期intel的12代CPU价格一直在上涨,期待13代CPU上市后能有更合理的价格。那么你会考虑使用什么样的CPU呢?正在使用什么CPU呢?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任何问题,欢迎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