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位,标志着夏季的尾声,同时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刻。《历书》记载:“大暑之时,天气极度炎热,故名。”今日,让我们一同探寻大暑节气的独特之处。
一、大暑的气候特征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潮湿,并逐渐向秋天过渡。这一时节被分为三候:“一候腐草化萤;二候土地湿润,暑气加重;三候大雨频繁。”此时北方进入汛期的关键阶段,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南部等地雨水集中,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需加强防汛工作。与此南方则经历着高温桑拿天气,多地可能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甚至长江流域可达40℃。除了防暑降温,南方还需警惕旱情的发生。
二、大暑的农事活动
大暑期间,农作物生长迅速,农事活动繁忙。对于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双抢”战役已经拉开序幕。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风雨带来的损失,确保丰收,而且可以为晚稻腾出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陕甘宁及西南地区等进入伏旱期,作物对水分需求迫切。此时正是棉花、大豆等作物的关键生长期,需要适时灌溉。平原的夏玉米也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需严防干旱。华南地区的大暑时节则是日照充足、气温高、雨水丰沛的时期,有利于大春作物的生长,但也要注意防洪排涝。
三、大暑时节的健康养生
面对炎热的气候,人们容易贪凉,但过度贪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内经·上古天真论篇》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在大暑时节,人们要注意防暑不贪凉,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避免进食大量冷饮。夏日炎炎容易导致身体疲劳、食欲不佳等症状,可以通过食疗改善,食用汤粥类、花果茶等,但避免苦寒伤胃的食物。适度运动可以缓解疲劳,但过度运动可能导致中暑或其他慢。保持心情平静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暑是一个炎热而特殊的节气,无论是气候、农事还是健康养生都需引起我们的关注。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对大暑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和卓琳)
科学性把关:经过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一级教师王和意(地理)的审核。
来源:本文内容来源于气象局、网以及数字科技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