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法有什么重要作用

检验法有什么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16)是我国目前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的权威标准,属于GB 4789系列(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主要针对食品、食品加工环境以及表面的需氧菌落总数(Aerobic Plate Count, APC)进行检测,从而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及微生物污染程度。

一、标准核心要点

1.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检测食品的清洁度、加工卫生状况以及保质期预测。检测对象包括各种食品、食品加工环境及表面的需氧菌落总数。

2. 检测原理

采用稀释涂布法,即将样品稀释后接种至平板计数琼脂(PCA),在36±1℃的温度下培养48±2小时,然后计数形成的菌落(CFU/g或CFU/mL)。

3. 关键步骤与旋涡混合振荡器的应用

样品均质化:使用旋涡混合振荡器或拍击式均质器使样品与稀释液充分混合,确保微生物均匀分布,避免菌体导致计数偏差。旋涡振荡器的振荡速度建议为2000~2500 rpm,时间30~60秒。

梯度稀释:每一步稀释都需要用旋涡振荡器混匀,防止稀释液分层。

二、旋涡混合振荡器的使用规范

1. 仪器选择

接触式振荡器:适用于小体积样品。

平台式振荡器:适合批量样品处理,需配备试管架。

2. 操作要求

振荡前需进行无菌操作,如用75%乙醇擦拭橡胶头或使用无菌套管以防交叉污染。液体样品和高粘度样品的振荡参数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3. 质量控制

通过平行样检测验证均质效果,确保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差异≤15%。需定期校验转速,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三、与其他标准的关联与对比

GB 4789.1-2016《总则》规定了微生物检测的通用要求。GB 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中的均质化步骤,旋涡振荡器同样适用。与国际标准ISO 4833-1:2013相比,GB 4789.2-2016更符合监管需求。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样品振荡后仍有颗粒残留或菌落计数过高/过低,可能由于样品未充分破碎或振荡不均/过度导致。可通过先使用拍击式均质器预处理,再旋涡振荡,或标准化振荡时间和转速并做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来解决。

五、标准更新要点

2016版标准明确了均质化方法,新增旋涡振荡器作为推荐设备;统一了培养温度为36±1℃;并新增了结果报告的具体判定标准。

六、操作示例

以乳制品检测为例,需取25g样品加225mL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然后用旋涡振荡器振荡,再进行梯度稀释,接种PCA平板,最后在36℃下培养48小时并计数。操作中的关键点在于振荡后需在15分钟内完成接种。

在GB 4789.2-2016中,旋涡混合振荡器是确保食品菌落总数检测准确性的关键设备,用户需严格遵循标准中的操作规范,结合无菌操作和质控措施,并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检验法有什么重要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