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麻姑节风俗是不能串门的吗

河北唐山麻姑节风俗是不能串门的吗

在旧时的寿宴中,最为显眼的莫过于悬挂于墙上的寿图。其画面之奇特,让人不禁好奇:画中既有腾云驾雾的神仙,又有手持寿桃、酒的凡人,宛如一场盛大的庙会。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何寿图中要融入凡人的形象,他们在图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其实,这其中蕴老祖宗对长寿的深深祈愿以及浓烈的人情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寿图中的主角——老寿星。这位精神矍铄的长者,腰板挺直,手持龙头拐杖,身边跟随着仙鹿和仙鹤,脚下踩着祥云寿石。老辈人传说,寿星掌管着南斗星,象征着长寿。为何他的脑门被画得如此饱满,如同刚摘下的寿桃呢?原来,随着年纪增长,老人的腰部可能会弯曲,从而使得头部在视觉上显得较大。再加上古代文献中“头大长寿”的说法,画师们在创作时会夸张地描绘寿星的脑门,既贴近老人的形象,又寓意着长寿的吉兆。画面中的寿桃和仙鹤,也因沾了寿星的光,成为了长寿的象征。

随着福禄寿三星的加入,寿图的内容更为丰富。福星怀抱孩童,禄星手捧官印,寿星则拄着拐杖,三者并立,寓意着福气、官运和长寿的汇聚。除此之外,西王母也常出现在寿图中。《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早年形象半人半兽,颇为凶悍,但后来成为了女仙的首领,居住在瑶池并举办蟠桃会。自元代起,祝寿时常常演出《瑶池会》的戏曲,图中西王母端坐,仙女们捧着仙桃和仙酒,还有麻姑这个“长寿小能手”相伴左右。麻姑曾三次见证沧海变桑田,每次都用灵芝酿酒为西王母祝寿,她的形象青春靓丽,为画面增添了不少灵气。

除了神仙的热闹场面,凡人也在寿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东方朔这位汉代的幽默大师,在寿图中可是个大忙人。传说他偷过西王母的仙桃,虽然只是个小插曲,但老百姓就爱他的这股机灵劲儿,认为他能带来长寿。在画中东方朔常常手捧大桃或正在偷桃,白胡子一翘一翘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像安期生这样的历史人物也出现在寿图中,传说中他吃的枣如同西瓜般巨大,而他也成为了长寿的象征。

除了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历史上的长寿名人更是图里的主角。如彭祖活了八百岁,老子骑牛出关不知所终等长寿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百姓们将这些人物画入图中,既是希望沾沾他们的福气,也是对长寿的深切祈愿。

过去送礼时,祝寿图是非常受欢迎的礼物。达官贵人家里挂西王母瑶池会的场景以显示身份;普通老百姓则更喜欢福禄寿三星或麻姑献寿的图画以求吉祥如意。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祝寿图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哪种风格的画作都少不了凡人的身影。他们或捧着寿桃、或端着寿酒、或牵着仙鹿在画中忙碌着象征着送礼人的心意和祝福。

如今虽然很少有人送祝寿图了但过生日的氛围依然热烈。晚辈们会买蛋糕唱生日歌庆祝老人家的长寿送上松鹤摆件等寓意长寿的礼物。而那些古老的祝寿图里的神仙与凡人其实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家里的老人身体健康、幸福长久。那些画中的故事和形象就像老辈人嘴边的顺口溜代代相传让人们明白对长寿的期盼和对老人的敬重从未改变。

最后再次凝视那些古老画作中神仙腾云驾雾凡人笑盈盈地捧着礼物的场景不正是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吗?神仙带来福气凡人带着人气二者结合便是最美的祝福:愿生活如神仙般美好又如同凡人般实在平平安安、长长久久比什么都重要!


河北唐山麻姑节风俗是不能串门的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