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许多朋友的家中都收藏有诸如《世界未解之谜》和《宇宙的奥秘》之类的书籍。像“尼斯湖水怪”、“百慕大三角”和“神农架野人”等话题,大家都耳熟能详。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所谓的“未解之谜”都被证实是虚构的。66年前在爱琴海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事件发生在1954年,当时爱琴海上空出现了壮观的蜃景,目击者多达2400余人。他们描述自己看到了许多古人在空中行走,据他们的衣着打扮判断,这些人可能是维京人(公元790年至1066年),正在进行激烈的打斗。
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市蜃楼”是什么。这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例如,当沙质地表遇到高温,热空气上升时,光线会发生折射作用,于是在某个地区的上空,就会出现此处沙质地表的景象,即所谓的“海市蜃楼”。其实,这就是一种光学现象,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在家也能制造出类似的蜃景。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海市蜃楼”并不算是一个难以的谜题。那么,66年前在爱琴海出现的那一幕,为何至今无人能够解释呢?这其中的景象表现出的是地球上某处的实时场景,按照常理,它不可能展现过去或未来的场景,更不可能展现1000多年前的场景。
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那并非真正的“海市蜃楼”,而是发生了“时空碰撞”或存在于“平行宇宙”的现象。这两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物理学家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所谓的“平行宇宙”,是指由平行作用力产生的纯基本粒子宇宙。其中,最著名的理论就是“薛定谔的猫”。这位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提出的理论是:如果把一只活猫放在一个装有少量镭和的密闭容器里,那么猫的状态应该是同时处于死猫和活猫两种状态,直到被观察时才会确定其中一种状态。这种量子理论展示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奇妙性。
如今,我们回顾薛定谔的理论,仍然觉得深奥难懂。但正是这种“量子论”,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中的某些未知现象。“平行宇宙”理论也存在于这个世界中,只是我们目前还无法它。许多科学家表示,随着未来几十年宇宙测量技术的巨大进步,我们有望探索到一部分“平行空间”。届时,爱琴海上空的维京“海市蜃楼”之谜或许将得以解答。
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