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玄秘塔碑书写风格

柳公权玄秘塔碑书写风格

柳公权(778~865),原名诚悬,出生在京兆华原,即现今的陕西耀县。

柳公权自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年仅十二岁就已能够作诗写赋,被誉为“神童”。他在元和三年(808年)成功进士,并继续攻读博学宏词科。他的仕途顺利,曾侍奉穆宗、敬宗、文宗三位皇帝,担任太子少师、太子太保等要职,并在宫廷中担任了长达20年的最高级书法教师(翰林侍书学士),声誉显赫。

当唐穆宗询问他关于用笔的技巧时,柳公权以富有哲理的话回答:“用笔的关键在于心正,心正则笔正,笔正则法则可通。”

谈到柳公权的书法艺术,首先要提及他的《玄秘塔碑》。柳公权的书法初学自二王,之后融合欧阳询的峭劲、虞世南的圆融以及褚遂良的疏朗。他尤其深入研究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家独特、卓然特立的风格。其楷体尤为著名,字形挺拔劲峭,笔力强劲有力,点画顿挫分明,严谨。他的代表作包括《金刚经》、《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

《玄秘塔碑》,刻于唐会昌元年(841年),楷书。此碑是柳公权64岁时的作品,共28行,每行54字,共计1512字。该碑融合了北碑的方笔雄强之势和颜真卿的圆笔遒润之法,笔法利落,寓圆厚于清刚。其特点在于用笔刚健且道媚,点画方整,全碑无一懈笔,堪称精妙绝伦。

再来看《神策军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年)。此碑记录了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的事情。由于此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意传拓,因此流传较少。北京图书馆藏有的北宋拓本极为珍贵,被视为该馆的重要珍宝之一。此碑与《玄秘塔碑》风格相近,但也有细微的差异。《玄秘塔碑》更为劲健,而此碑则显得更为雄厚;前者筋骨分明,后者则更为凝练温恭。此碑书风丰润端厚,运笔方圆兼备,特别是镌刻精细,拓本虽少但真实无误。柳公权的书法有一种清劲之美,如同一片一尘不染、生机勃勃的翠竹,体势刚健而神态清朗。

柳公权的艺术造诣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北宋米芾曾形容他“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颜体的美在于雄伟壮丽,而柳体的美则在于清刚遒美。柳公权的书法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与清新正直的气息。


柳公权玄秘塔碑书写风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