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作者:阮振虎
近日,我阅读了一本由唐仙惠所著的纪实摄影集《大河古韵上锣鼓》。此书于2014年11月出版,开本适中,共有123页。值得一提的是,唐仙惠是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同时也是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席专家。
这本书以其精美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陕西合阳县东雷村上锣鼓的起源历史、艺术特征以及精彩的演出盛况。书中的文字注释生动幽默且深刻,对上锣鼓的描述可谓淋漓尽致。
从画卷的首页开始,我们便可以感受到黄河西岸高高的黄土台塬的韵味。东雷村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积淀为上锣鼓的涵养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大河古韵的背后,是村民们在黄河边深沟坡地的劳作生活,以及汉子们在黄河边板船拉纤所养成的豪放性格,这些都为上锣鼓的艺术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中还向我们展示了合阳黄土地的砖雕民居、唱腔慷慨悲壮的线戏、古朴奇绝的面花,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非遗美食踅面等。这些无一不源自于黄土和黄河的滋养。
书中还有两位人物尤为突出。一位是犟人马笃学,他虽然早已退休,但手中的鼓头已四十多年不曾放下;另一位是民俗研究专家史耀增,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奔走于黄河西岸的各个村落,为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东雷上锣鼓无疑是全书的中心。每年正月,东雷村的祭祀活动都会伴随着上锣鼓的表演。南社锣鼓和北社锣鼓的相互争斗与合作,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壮观的画面。作者认为,东雷社祭和上锣鼓就像一部活态的历史,记录了祖先们从纷争到相让相融的成长过程。
上锣鼓表演场面火爆,鼓点激越。表演队伍庞大,常有百余人参与,其中鼓手、锣手、铙手的表演各有千秋。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鼓王的表演,他们举锤落锤的姿态优美,身体张合有秩。古谱虽不复杂,却富有特色,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让人感受到民间艺术原生态的美。
上锣鼓的传承已经历了数代。从一幅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稚气的幼儿在爷爷的怀抱中拍铙,预示着上锣鼓的传承后继有人。
除此之外,这本书中的摄影作品也令人印象深刻。大量的照片清晰逼真,人物表情生动传神。摄影技巧展示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夜间灯火辉煌的景象、精彩瞬间的捕捉以及人物间的情感交流。图文紧密配合,注释简明扼要,体现了作者对相机的熟练掌握、取景构图的本领以及拍摄立意的思想水平。
《大河古韵上锣鼓》是一本图文并茂、中心突出、内容翔实、专业性强的好书。阅读后让人受益匪浅!书后还附有部分摄影作品和作者照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