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碱性粒细胞数的正常值范围为0%~1%。
嗜碱性粒细胞是一种含有肝素和组胺等嗜碱性颗粒的细胞。当这些细胞被致敏后,特异性抗体IgE会附着在其表面。如果遇到致敏的抗原,抗原能与特异性的IgE结合,导致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肝素和组胺等,引发速发型反应。
白细胞分类计数(DC)指的是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进行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血液中的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中性粒细胞(N)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淋巴细胞(L)20%~40%,单核细胞(Mon)3%~8%。
关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白细胞增多症类型。如果嗜碱性粒细胞的分类计数超过2%(至少计数200个白细胞)或绝对值超过(0.02~0.05)×10^9/L(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算),或者超过0.1×10^9/L(直接计数法计算),则被称为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其可能的病因包括:
1. 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特别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加速期和急变期,以及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别是伴有特定染色体易位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 感染,如结核(特别是播散性无反应性结核)、水痘、钩虫感染等。
3. 中毒及反应,如铅、汞、铋、锌中毒,物注射(特别是全反式维A酸)、异体蛋白注射后以及某些食物过敏等。
4. 代谢及内紊乱,如黏液性水肿、糖尿病等。
对于嗜碱性粒细胞数偏高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适宜的食物包括苹果、无花果和芹菜等。这些食品富含营养,易于吸收,有助于调节身体状态。相反,应避免食用海参、海蚌、海蟹、海虾和海螺等海产品。对于噬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应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