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时光之秋
北京的秋天是最迷人的季节,春季风沙大,夏季炎热难耐,冬季严寒刺骨,唯有秋季,碧空如洗,金风送爽。老舍先生对北京的秋天有着淋漓尽致的描绘。在《四世同堂》里,他细致地刻画了北平秋天最美丽的一面。中秋前后,天气适中,不冷不热,昼夜长短平衡。没有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冰雹的暴雨。天空湛蓝高远,西山北山的颜色都显得更加浓郁。每天傍晚,霞光披洒,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水果已经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令人垂涎的是北平特有的大枣、清香脆甜的小白梨等等。商家摆出精心挑选的摊位,以清脆的嗓音唱出充满韵味的果赞。听着、看着、嗅着,人们仿佛置身于北平的秋日美景之中。
良乡的肥嫩栗子在细沙与蜜糖中炒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与炒肥羊肉的香气交织,一碗酒配四两肉,只需两三毛钱就能让人陶醉其中。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北平秋天的独特韵味。
提及秋天,让我想起了这样一段文言文:“七月下旬,枣实垂红,葡萄缀紫。”红枣挂满枝头,葡萄长满藤架,景象诱人。其中的“垂红”和“缀紫”用字巧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小贩们挑着葡萄和枣叫卖的声音,也是秋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梁实秋先生在《北平的叫卖》中描述了北平小商贩的叫卖声,其抑扬顿挫、变化多端的声音给市声增添了不少。如今虽然难以再见这种景象,只能在相声里感受一丝叫卖声的韵味。
秋天的氛围让人容易有悲情之感。欧阳修的《秋声赋》描述秋天为“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天到了,乐观者看到的是丰收的季节,收获的成果;而悲观者则看到的是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每长一岁都让人感叹马齿徒增。然而无论如何,北京的秋天都是短暂而珍贵的,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
在阴历的七八月份,北京的秋天显得尤为短暂而美好。这段时光让人想起许多关于秋天的美好回忆和感慨。从红枣挂满枝头、葡萄长满藤架的景象到小贩的叫卖声和小商贩的身影,再到秋天的悲凉氛围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北京的秋天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情感的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