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要清晰明确对联上下联的判别标准,这个标准是以人的视角作为参照。面对大门时,人的右手方向即为上联,左手方向则为下联。
2、春联的上下联规则源于古代人们的书写习惯和古典书籍的排版制度。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书籍的文字都是采用竖排方式,从上至下编排字词语汇,阅读时则从右至左翻页。右侧的书籍先读,也就是上联,左侧的书籍后读,即为下联。
这里所讲的左右方向,仍然是以人的视角面对书籍纸张作为参考场景,右手方向即为右,左手方向即为左。
古代的书写方式也是如此。古人使用的是毛笔而非现代的水笔,他们书写时也是从上至下,从右至左分行。右侧为先,也视为上联。
3、竹简是古代的主要记录工具,其形状为长条形。在刻字或写字时,古人也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分行。这种习惯已经深深烙印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历经数千年。
随着历史的发展,纸张在隋唐之后开始大规模使用,但在宋元以后尤其明显。即使纸张成为了主要的书写载体,人的读写习惯也并未改变。
我们现在的读写习惯是在“新文化运动”后确定的,即从左至右阅读,从上往下分行书写。这种习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大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