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新妈妈遇到新生儿黄疸时该怎么办?新生儿黄疸的处理策略及预防须知。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约出现在一半以上的足月儿和大多数早产儿中。它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巩膜和其他全身部位的黄染。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处理,作为新手宝爸宝妈一定要知道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并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应对。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呢?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宝宝出生后2天左右逐渐出现,逐渐加深但不会超过安全范围,足月儿通常会在7-10天内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出现得更早、加深更快或持续时间更长,同时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感染、出生窒息等。对于宝爸宝妈来说,关注宝宝黄疸的持续时间和其他症状,以便及时识别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不容忽视。高浓度的胆红素可能透过血脑屏障,渗入脑细胞,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准确测量胆红素水平至关重要。虽然经皮测胆红素是一种方便的方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结果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专家建议在某些情况下仍需要抽血查血清胆红素。
在家如何初步判断黄疸程度呢?当胆红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宝宝的巩膜(眼白)会首先出现黄疸。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升高,黄疸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如果宝宝的胸腹部皮肤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皮肤都出现黄染,那就说明宝宝处于中度黄疸阶段。当黄疸遍及全身,包括手心和脚心时,胆红素水平已经非常高,需要立即就医。
对于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宝爸宝妈可以在家观察,但对于达到某些标准的足月新生儿,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黄疸的治疗方法包括蓝光照射、口服物以及换血等。除了治疗,预防宝宝黄疸发展为病理性黄疸也很重要。在合理的情况下增加喂奶量、隔着玻璃晒太阳等方法都有助于退黄。
有黄疸的宝宝在未达到干预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正常接种。如果宝宝因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出院后的随访也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