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阿姨今年五十岁,患有高血压。某天早晨,她起床后突然感到双眼视线模糊,全身无力,头昏胸闷,家人迅速将她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发现李阿姨的症状竟然与日常三个字的行为习惯有关:不喝水!
原来李阿姨一直都不喜欢喝水,尤其是在冬季,一天也喝不了几口。考虑到冬季血液循环较慢以及李阿姨高血压的背景,长期不喝水导致她的血管开始出现堵塞问题。
实际上,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有时候,仅仅是一杯水,就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除了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外,还有一个特别的时间段需要补充水分,那就是睡前。
重视睡前喝“救命水”
老一辈人常说“人与动脉同寿”,保养血液就相当于保养生命。
的血液也有其生物钟,血液黏稠度在生物钟的调控下会发生变化。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因为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无法补充水分,体内的水分会通过排尿、出汗、呼吸等方式逐渐流失,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谢物积累。
如果在睡前适当喝水,可以稀释血液浓度,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更应在睡前注重补水:患有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男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以及患有房颤的中老年人。
关于睡前喝“救命水”,有三个重要标准:
1. 类型:白开水。白开水是最符合需要的饮用水,煮沸后可以改善水质和硬度,保留适量的矿物质,是最经济的健康饮品。水温应适中,不宜过热或过凉。
2. 时间:睡前一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喝水,身体能更高效地摄取水分,避免水肿问题,同时又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到第二天起床时,口腔和也不会感到干燥。
3. 水量:100-150毫升。晚上喝太多水会影响睡眠,喝太少则起不到补水效果。一般建议喝100-150毫升。
喝水时加点“料”,不仅有助于解渴,还能防病养生。例如:
1. 枸杞:护肝养眼。
2. 柠檬:防病养颜。
3. 菊花:清热明目。
4. 薄荷:疏风醒神。
5. 玫瑰花:理气养肝。
6. 山楂:活血健胃。
这些都是在日常饮水中加入一些有益的成分,以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如果身体有特殊情况或疾病,如肾脏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