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的雅言之美,常常被人们误解为土气难听,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大家相信吗?河南的村妇即便不识字,也能说出雅致的言语。比如,当妈妈说:“今天我去地里掐了一把菜,做了凉拌荆芥。”荆芥是一种中草,当地常用来做凉拌菜。
在调菜时,妈妈会说加入香菜,当地称为“芫荽”。煮粥时,如果汤水溢出,我们称之为“鬻锅”。在冬天取暖时,我们会顺便“熥”两个馍片,这里的“熥”指的是把凉了的熟食再蒸热或烤热。
说到河南话的丰富词汇,还有一个例子是描述小猫小狗的呕吐,用“吣”这个词。小猫追着尾巴原地打转,我们称之为“打踅儿”。
村里杀猪时,叔叔用一刀“攮”进猪的心脏。小孩玩耍时因跑得太快摔了一跤,我们称之为“跐了一脚”。在红薯丰收时,我们会挖个地窖存储,需要用绳子“缒”人下去。夏天最开心的莫过于买个冰棒“嗍”,这里的“嗍”是指慢慢品尝冰棒的乐趣。
隔壁小妹穿上新裙子出门来“谝”了,但鞋带不小心打了个死结。“鋬”指的是器物侧边供手拿的部分,比如这个坛子没有鋬儿,我不好拿。过年时,阿姨会强行把红包“擩”给我。
河南话的每一个词汇都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生活场景。这些词汇虽然看似平凡,但却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气息,是我们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