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山行最后一句运用的手法是什么

鲁山山行最后一句运用的手法是什么

在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这是诗中描绘鲁山山行时深秋时节的景色,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现实风格。

梅尧臣,字圣俞,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写实,追求平淡而含蓄的表达方式,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他与欧阳修交情深厚,共同推动了北宋诗歌革新运动,对宋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梅尧臣还与欧阳修正称为“欧梅”,他的诗歌在当时备受推崇。

《鲁山山行》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行走在鲁山山中所见的景色。诗中的首联“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概括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惬意感受,并描绘了鲁山连绵起伏的全貌。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则写诗人行走时所见的山景以及自己陶醉于美景中的心情。

而颈联中的“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则是整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句子。霜降时节,熊爬到树上,树林空旷,鹿在溪边悠然饮水。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一种美好的境界。这种野情野趣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中,“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不仅是对景的细致描写,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深具画面感,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在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已难以常见,我们更应该铭记这样的名句,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梅尧臣的这首诗《鲁山山行》,以其现实风格和对自然的深情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鲁山山行最后一句运用的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