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蛰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的来临。据《天文年历》显示,今年3月6日5时10分我们迎来了“惊蛰”这一节气。此时天气逐渐变暖,春雷开始响起,蛰土壤中的动物被惊醒,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繁忙的春耕季节。
关于惊蛰,古时候称之为“启蛰”,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惊蛰时节,天气转暖,春雷始鸣,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活动,标志着春天的真正到来。惊蛰这天,太阳黄经达到345度。
惊蛰三候,即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桃花开始盛开,黄鹂鸟开始鸣叫,原本蛰伏的鸠开始求偶,看起来像是鹰变成了鸠。
惊蛰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比如祭化解是非,的民间传说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惊蛰会出来觅食,为了自保人们会在这一天祭。还有“打小人”驱赶霉运的习俗,意味着不顺心的人拍打对头和驱赶霉运。山东地区有在惊蛰日烙饼的习惯,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惊蛰时节的诗词也是一大特色。诗人用诗笔描绘出惊蛰时的景象和他们的情怀。惊蛰时也是诗人多吟诗赋词之时节。如韦应物的《观田家》、白居易的《闻雷》、舒岳祥的《有怀正仲还雁峰诗》等,都是描写惊蛰景象的佳作。
在惊蛰养生方面也有许多讲究。“春捂”保暖防感冒特别重要,因为此时气温变化大且早晚温差显著。饮食应清淡温和,多吃梨等富含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同时早睡早起,室外散步有助于缓解“春困”,增强体质。运动方面也不宜过于激烈,外出踏青、郊游和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