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一、教材概述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中的第二课。在前一课《地球家园有什么》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地球家园中包含了土壤这一要素。本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土壤,聚焦到校园中的一块特定土壤,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
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学知识,对于科技活动的兴趣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知识教育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以及灌输简单的科学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习惯,让他们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和记录数据等科学习惯。由于低年龄学生的专注度较低,我们需要设计有趣且针对性强的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效率,并延长观察时间。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 理解土壤上生长着众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内部生活着许多动物。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动植物与土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
科学探究目标:
1. 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全面、细致、有顺序地观察土壤上的动植物。
2. 记录并描述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的动植物名称和数量,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 乐于思考、倾听和分享观点。
2. 实事求是、合作学习,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
3. 关爱大自然,培养对地球家园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热爱和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 了解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壤,但也要意识到生产生活的废物会污染土壤。我们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并合理处理,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全面、细致、有顺序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动植物与土壤的紧密联系,以及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的事实。
教学难点:学会长时间细致、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土壤上的动植物,并能够清晰记录并描述观察过程中的发现。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有关土壤污染的视频资料。
学生:植物盆栽、纸盒、小木棒、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