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有一日课堂上,有学生夸赞我,我随口以网络流行语回应:你们老师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选择了靠才华。此言一出,周围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说我老师还挺自恋。的确,我虽长着一张历经苦难沧桑的面孔,但要说靠颜值,这种肤浅且自嘲式的自恋方式,显然不够高级,只会让人发笑。那么,何为高级的自恋表达方式呢?不妨从古人身上寻找答案。

以《雪梅》这首诗为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关于谁占尽春色这个问题,难倒了无数诗人,费了很多笔墨也无法给出定论。而卢钺却给出了梅雪各有千秋的评判,这一评判充满睿智的哲思,与其他诗人相比,高下立判。他在与其他诗人的对比中含蓄地赞美了自己,这种自恋的表达方式十分高级。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他写了一篇《答谢中书书》。文中描写山川之美,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转换,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展现了一幅绝美的画面。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巧妙地将自己与南朝的谢灵运相提并论,言外之意只有谢灵运才能与自己共赏此奇景。这种含蓄且高标的自恋表达方式,实在令人叹服。

说到谢灵运,他的自恋也是相当出色。他曾说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在标举曹植的也抬高了自我,这种既谦虚又骄傲的表达,实在高明。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大咖也有高级的自恋表达方式。比如范仲淹和欧阳修。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做了对比,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最后写道:“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言外之意自己与古仁人为伍,这种表达方式光辉独具。

再来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描述了醉翁之乐,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道出了醉翁的真正乐趣。而在文末,“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则是欧阳修的自我描绘,他与其他宾客不同,达到了独特的境界。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自恋建立在自己深厚的修养之上。他们在表达上或绑定或对比,含蓄地渗透自己的精神品格。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巧妙又高级。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