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艺术审美——由崔田网络之争引发的思考
近日,书法圈的一场网络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场源自大V崔寒柏对田晓华和曹宝麟书法的评价,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网络讨论。
一、崔寒柏与田晓华之争
事件始于崔寒柏的抖音直播,他提到了田晓华和曹宝麟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崔寒柏指出,田晓华的作品虽然有一定的水平,但仍需改进;而曹宝麟则开始走出自己的风格。这一言论引发了田晓华的强烈回应,他在自己的直播间进行了长时间的述说,从“纯艺术”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
二、传统的内涵与书法的传承
在这场争论中,传统一词被频繁提及。传统是一个包含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等方面的现代词汇。对于书法而言,传统意味着传承下来的笔法、结字、章法等规则。这些规则自文字成书以来逐渐形成的运笔规则,彰显了儒家价值体系的中庸。书法家在追求个人风格的必须尊重传统,因为传统是书法家传承的根基。
三、艺术的定义与书法的艺术价值
艺术是一个涵盖各个领域的广泛概念,在各种场合,我们都可以听到写字人以艺术的名义进行各种阐述。对于书法而言,艺术是其内在品质的一部分。儒家进取的精神,道家的自然之美,释家的清净之美都在书法中得以体现。当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摒弃人性中的丑恶,展现真实、善良的一面时,他们的作品就升华为令人震撼的艺术。艺术的核心在于启迪心智,服务大众。
四、审美的尺度与道德的关系
关于审美的话题一直是书法界争议的焦点。“审美不高”、“审美不同”、“提高审美”等说法常常挂在书法爱好者的嘴边。真正的审美是有尺度的,这个尺度源于人的价值观,更准确地说,是道德水准的体现。提高审美的关键在于提高道德修养。在书法中,审现在对美的判定标准上,如自然洒脱之美、端庄仪表美、生命活力之美等。这些美的存在是人的客观感受,因此是有精准的尺度的。
传统、艺术、审美是相辅相成的。书法家在追求艺术的必须尊重传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这场崔田之争能引发更多人对于传统、艺术和审美的思考,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