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故事

荀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故事

谈学习之道——荀子与宋濂的启示(6)

在《荀子·非十二子》中,有一句话引人深思:“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这句话告诉我们,优秀的人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把握机会,是因为他们懂得持续为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我。正如荀子所言,“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学问的提升就如同对玉石的琢磨一样,需要不断努力和精进。荀子还提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君子,我们应该抱持一种“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态度。学习如同蚕蜕变一样,需要不断地理解和思考。一有疑问,应立即寻求解答,不拖延。只有“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

为了精进学业,我们必须摒弃安逸,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明国文臣宋濂的劝学文章《送东阳马生序》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例证。他鼓励后辈刻苦求学,不畏艰难。他自己求学时,没有名师指导,每当遇到难题时,就冒着严寒,步行百余里寻找答案。他的这种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既有向内看的习惯,反思自我;也要有向前看的胆识,敢于探索未知。只有摒弃过度的安逸,知学好问,不断精进自己,我们才能保持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生活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黄彤彤)


荀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故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