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我想全面了解所有控件的使用方法,但在网上搜索后并没有发现特别有价值的资料。我决定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详细地记录下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组合框(窗体控件)的使用方法。
要开始练习,首先打开任意一个工作簿,然后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在菜单栏选择“开发工具”,接着点击“插入”,然后选择“表单控件”中的“组合框(窗体控件)”。
关于组合框(窗体控件):
1.1 控件的外观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开发工具”选项,需要按照以下路径进行设置:点击“文件”选项,然后选择“选项”,就能看到相关设置。接着选择“自定义功能区”,在“开发工具”选项前打勾。
2. 为了使用控件,必须设置数据源进行链接。首先确定需要哪些指标,然后创建相应的数据源。例如,第一列为序号,第二列为指标,使用VLOOKUP函数将D5单元格的值与D6到E9区域的数据进行匹配。
2.1 右键点击之前创建的控件,选择“设置控件格式”,设置数据源区域为E6到E9单元格区域,单元格链接为D5单元格(注意要使用绝对引用)。下拉显示项数应设置为指标的个数。
这样,控件就设置好了,其实非常简便。
3. 我随意输入了一些数据源作为示例,包括日期和四列指标,分别是BCDE列。
3.1 如果想让控件的指标变为动态数据,可以先将日期改为行(在粘贴时选择“选择性粘贴”),然后在日期下使用IF和SUMIFS公式进行嵌套。例如,如果E5单元格的值等于E6或E8单元格的值,就使用SUMIFS函数对Sheet2中的数据进行求和。
如果想要加入更多条件,比如城市和区域等,只需将它们嵌套在SUMIFS函数中即可。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私信我。
最终效果是:选择销售额数据时显示为每日销售额,选择订单量数据时显示为每日订单量。这里只举了例子,其他指标没有详细写。
总结一下:需要整理指标项并添加序号,辅助列的首行使用VLOOKUP函数,设置控件格式时选择数据源和链接项。如果首行的值等于某个序号(如订单量),IF函数将返回订单量的求和;如果等于另一个序号(如销售额),则返回销售额的求和。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因为指标多而需要为每个指标写一个SUMIFS公式的逻辑问题。可以在数据上插入折线图,随着控件指标的选择变化,数据也会相应变化。图表的标题也会随控件的选择而变动。想要继续学习的朋友请关注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