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材之一,其应用广泛,在许多方剂中都有使用。
甘草被视为一种治疗性物,其主要功能是发挥效以治疗疾病。甘草也常被用作解物,用于解除其他物的毒性,在方剂中起到辅助和调和性的作用。
甘草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物。由于其能够治疗的疾病种类繁多,调和性,往往成为方剂中不可或缺的物,陶弘景甚至称之为“国老”。
甘草主要分为生甘草和炙甘草。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性之功效;炙甘草则能补脾益气。
甘草味甘,性质平和,归心、肺、脾、胃经。其主要功效包括: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以及调和诸。
甘草常单独或与其他物配伍使用,以下列举其中10种主要应用场景:
1. 甘草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等症状。其甘缓之性对具有补益作用,特别是归脾胃二经,对脾胃具有补益效果。例如,在四君子汤中,甘草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伍,具有补气、益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
2. 甘草可治疗心悸气短。其归心经,对心具有补益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气短症状。甘草常与其他物如生姜、桂枝、人参等配伍使用。
3. 甘草对咳嗽痰多也有良好疗效。其性平味甘,无论外感还是内伤、风寒还是风热、新咳还是久咳均可使用。例如,甘草与麻黄、杏仁等配伍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4. 甘草能缓中止痛,可用于治疗脘腹部疼痛感。常与饴糖、桂枝、芍等物配伍使用。
5. 甘草还可治疗四肢挛急疼痛。其归脾经,对肌有缓急作用。
6. 对于因心虚肝郁引起的喜悲欲哭之妇人脏躁,甘草也有治疗作用。例如,甘草与浮小麦、大枣等配伍使用的甘麦大枣汤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功效。
7. 甘草生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可单独用于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8. 甘草具有缓解物毒性和调和诸的作用。其性平无毒,能解毒,调和性。
9. 甘草还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其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10. 甘草也可用于治疗风湿痹证。其归脾经,常与其他治疗风湿痹痛的物配伍使用。
以上是甘草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使用甘草治疗疾病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使用。同时需注意,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且不可久服、大量长时间服用,水肿患者也不宜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