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单词与文学史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我们探讨女作家发展史的起点却从两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开始:Man(男人)与Woman(女人)。当你仔细琢磨这两个词在形态上的联系时,你会惊讶地发现“Woman”一词中多出的“wo-”部分,它对于区分性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看似微妙的差异,在理论上必然蕴某种特定的寓意。(别过度解读了。)
在进一步探讨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上帝造人说”。
据这则故事所述,上帝先创造了亚当Adam作为第一个男人,并将其安置在伊甸园中。随后,上帝使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Eve。这故事以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我们:第一个女人源于第一个男人。虽然这听起来违背了科学事实,但随着解剖学的发展,我们得知男女肋骨数量其实并无差异。“上帝造人说”便不攻自破,鲜少有人再相信了。这则故事却为“Man”和“Woman”这两个英文单词的起源提供了背景。
如你所知,“wo-”这个部分可以理解为前缀(prefix)。在英语中,前缀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相同的词根基础上,加上不同的前缀,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词。例如,“tract-”加上“ex-”变成“extract”,意为提炼、提取;加上“con-”变成“contract”,意为合同等。那么哪些词包含“wo-”这个结构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以womb和tomb为例……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法语、英语和汉语等语言有着相似的演变规律。由于语言为了更易于发音和书写而不断变化,现今的author和writer这两个词在意义上已经没有太大区别,可以互换使用。尽管这两个词都带有一定的性别倾向性。这涉及到后缀的内涵。后缀就是加在词尾的部分。例如,“-er”和“-or”这两个后缀都表示动作的执行者。“-er”和“-or”默认情况下指的是男性执行者,因此男演员被称为actor,而女演员则用actress表示,尾缀有所不同。
英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在那时,由于造纸术和印刷术尚未传到英国(大约在文艺复兴期间传入欧洲并逐渐普及),大多数文学作品都以口头形式流传,完整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从14世纪的杰弗里·乔叟开始,经过文艺复兴期间的诗歌和艺术繁荣,再到17世纪的许多著名男作家如莎士比亚等,英国文坛曾经由男性主导。在过去的千年里,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文学领域中,男性一直掌握着话语权。对于女性作家来说,想要获得认可并脱颖而出难如登天。直到19世纪中叶的夏洛蒂·勃朗特出现。
夏洛蒂·勃朗特在20岁时向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展示了自己的诗作。然而她收到的是一封批评信。骚塞告诉她:“文学并非女人的领域,你们缺乏写诗的天赋。”这番话几乎浇灭了她的创作热情。幸运的是她并未因此放弃写作。
夏洛蒂在《简爱》中借由女主人公之口喊出了对男女平等的追求,这正是无数女性的心声。以勃朗特三姐妹为代表的19世纪英国文坛女性终于发出了她们的声音并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勃朗特三姐妹之后文学界开始以更开放的态度看待女作家们逐渐消除了对她们的偏见越来越多的杰出的女性开始用文字表达她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