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网-海外生活专栏
在繁忙的生活中很少逛食品店的我,偶然发现今年的月饼已经大量上市,这才意识到,我已经迎来了在墨尔本的第25个中秋节。
生命仿佛是一场摆渡,从故乡划向远方。在墨尔本与故乡的中秋节中,我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寒冬与夏日之别。但这并不是我们海外华人眼中中秋节的全部含义。
冬日余晖下,气温偶尔跃升至18度,墨尔本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费茨劳宜公园的长椅上,周围是高耸的桉树,回忆着故乡中秋节的温馨往事。
故乡院子里的老香椿树留下的记忆清晰如昨。中秋节的白天,我和母亲各有心事。我期盼父亲能将平时积攒的假期用于中秋节返乡,多住几日,希望他的背包里能带来我喜欢的连环画。而母亲则因奶奶病情而忧虑,随着父亲的回家,心中的重石终于落地。
晚上,饭桌就摆在老香椿树下,父亲的筷子不时给奶奶的碗里夹菜,同时询问我是否能熟记上月留下的唐宋诗词。
饭后吃着应时的水果,夜深人静时,母亲陪奶奶回房休息。我依偎在父亲身旁,听着他讲的故事,静静枕着他的呼吸,他的温暖宽肩以及中秋夜晚的月光。
岁月流转,儿时的中秋节已成为不可复制的美好。尽管因新冠几年未归,但故乡的记忆却永存我心。记忆中的甜美如刻在心骨之上。只要爱还在心中,一切的等待都将值得;只要爱还在心中,一切都会如期到来。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我在南半球的墨尔本迎来了东方古老传统的中秋月圆之夜。嫦娥奔月的故事激发着人们奇异的幻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光下,我感受到了中秋佳节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千年文化的深远影响。
月亮的形态多变,它的圆缺变化引发潮汐的起伏。当月亮圆满时,它的形象变得和善可亲,因此受到人们的赞美。中秋之夜,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抬头赏月,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社团共赏都是对月亮的心灵互动。
无论身在墨尔本南半球还是遥远的故乡,中秋节亲人团聚的传统已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中。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我的心情变得温馨起来。虽不擅长弹奏钢琴但我却想唱出“明月几时有”的歌谣,虽只是绘画的欣赏者但我却想描绘出“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画卷。
过去的中秋节是不断进取的味道,奔波中怀着对家人的牵挂去努力;今年的中秋节则多了祈愿的味道——愿人间好转。阳光总是胜过阴雨连绵的象征希望。品尝中秋节的味道不仅仅是华侨华人的专利而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愿望——愿天下充满爱成为中秋节永恒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