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我们讨论住房时,想要追求居住舒适度的话,可以考虑选择平房、多层住宅等。这些住房公摊面积较少,住户也相对较少,能够带来宁静舒适的居住体验。如果想要良好的采光,小高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些十几层的楼房,密度相对较低,也不必经常为乘坐电梯而烦恼。
然而现在,高层住宅似乎成为了主流选择。放眼望去,无论是洋房、联排别墅还是独栋住宅等高端住房之外,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几十层的高楼。在寸土寸金的一二线城市,映入眼帘的几乎是一片“水泥森林”。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拥有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已达世界之最。
早在几年前,上海和北京的住宅中高层住宅的比例就已经占据多数。而在西部的新一线城市如重庆,以及热点城市如南京,高层住宅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随着高层住宅的增多,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如楼房外立面和水电线路的老化、电梯维护保养的高成本以及住户过于密集导致的拥挤等。至今,尚未出现完美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现象,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周天勇教授指出了三大“弊端”。长期来看,高层住宅的价值会逐渐被稀释。他认为土地的价值在不断升值,而高层住宅由于其特殊性,相对价值可能会降低。特别是随着房地产税的开征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出现,高层住宅楼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高层住宅更适合作为商业用途而非住宅。专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高楼一般被用作企业总部、金融和商业大楼,而不是住宅。高层住宅并不应占据主导地位。高楼也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从微社区、微社交等角度来看,高层的绿化和社交环境相对较差。人们习惯了“鸽子笼”式的住房后,社交机会减少,独处时间变长。这些因素似乎都与“穷”字有关联。不过这些问题也并非没有解决办法让我们深入的思考这些忧虑之余对城市的未来做个畅想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预测一些积极的变化或许我们的房地产模式会有所变化地产开发商也许会改变他们的开发策略随着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也许未来我们不会再单纯依赖高层住宅而是寻求更为多元化的居住方式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中多层、小高层平房甚至是独立别墅可能会逐渐受到重视让我们期待未来的变化为我们的居住环境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选择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以居住于高层住宅来判断未来的贫富状况是过于武断的因为城市之间的分化决定了高层住宅的价值不同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宜居的未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