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戬角色的扮演者叶麒圣分享了他的体验:“我们每天都需要进行体能锻炼,挑战肌肉的极限。有一段时间,练得我都无法行走了。”
关于杨戬的故事,自古以来便广泛流传于各种神话和杂剧戏词之中。在《西游记》、《封神演义》和《醒世恒言》等经典著作中,都留下了杨戬英勇身影的惊鸿一瞥。在各种传说中,杨戬的性格各异,他劈开桃山,挑战冷酷的天条。而在外甥沉香重复“劈山救母”的命运时,杨戬则展现出一种近乎冷酷的形象。
传闻在山海之间,有一位半人半神的英雄杨戬降世。因拥有厄运和怪异的外貌,他无法融入凡间,只能与胞妹和母亲隐居在桃山之上。十二神降下天雷杀死了他们的母亲,兄妹二人被驱逐。为了保护妹妹,杨戬走上了一条充满与挑战的成神之路。在音乐剧的舞台上,经过三轮的孵化打磨,突出了杨戬身上矛盾的二元性,巧妙地展示了他“半人半神”的身份背后的内心挣扎。
艺术监制沈亮对杨戬的故事有着独特的解读:“拥有三只眼的神明没有疑问是强大的,但如果是一个人呢?我们的音乐剧《杨戬》从一个人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展现他是如何变成拥有三只眼的战神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神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在困境中如何面对挑战的故事。”
在《杨戬》的排练过程中,导演邑为展现杨戬内心复杂的“阴阳两极”,设计了在脆弱与力量之间转换的舞蹈动作。融合武术元素的舞蹈表演和群舞歌队放大了这种二元对立的内心冲突。编剧孙浩程认为,杨戬与沉香之间复杂的镜像关系象征着生命的诞生与死亡之间的永恒关联。
被誉为三界战神的二郎真君自然也是音乐剧《杨戬》中的一大看点。为了展现杨戬内心的复杂挣扎,导演邑设计了在脆弱和力量之间转换的肢体动作。这些动作融合了武术元素,再配以群舞歌队的表演,更是突出了杨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张博运用赛博朋克结合传统民乐的音乐设计,以笛子、古筝、古琴等乐器描绘人间烟火,同时用激越森然的琵琶展现杨戬的战斗气息。舞美设计徐肖寰则着重打造一个隐喻世界,展现历史、生命和命运的环形结构。
音乐剧《杨戬》重新诠释了二郎真君的传说,旨在深入心灵深处寻找英雄的力量并将其转化为艺术的生命力。制作人表示,“新·国风”神话音乐剧系列作品如《悟空》、《杨戬》等都在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审美语境下的创新叙事方式,旨在重构属于当代的东方神话宇宙。对于即将上演的音乐剧《杨戬》,大家都充满了期待和热情。海报中的杨戬形象也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关注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