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及太湖等湖泊水位超,造成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及浙江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非常严峻。
今年的洪水背后的原因,离不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也与地理学中经常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关,这其中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地理名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今天我们来谈谈它们与洪水的关系。
我们要了解一个专业词汇——沃克环流。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信风驱使着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动。在东岸,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冷海水会上涌补充,同时在高纬度地区有寒流流入,使得该海区表层海水温度降低。而在西岸,赤道流堆积并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西方向,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海-气的热量交换,从而在太平洋上空形成了一种接近东西向的热力环流,称为沃克环流。它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
接下来我们谈谈厄尔尼诺现象。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意为“小男孩”或“圣婴”。在某些年份中,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会减弱,导致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在太平洋的东部,原本下沉的气流可能会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导致气候由干燥少雨转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而在太平洋的西部,上升气流可能会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引发旱灾。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原意是“小女孩”、“圣女”。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后,沃克环流会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例如,在1997年至XXXX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这两种现象对我国的气候都有显著的影响。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我国可能会出现台风减少、北方夏季高温干旱以及南方低温洪涝等气候异常现象。而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更多更强的台风、东北春夏干旱以及南方干旱和华北洪涝等气候异常现象。这些重要的知识对我们理解气候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并收藏好这些知识以便以后学习和参考等待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好消息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