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的冬日里,饺子总是伴随着各种节气节日出现,热腾腾的饺子旁,总有一碗色泽黑红、透亮诱人的老陈醋。就像姜文电影中的那句台词,“现包点饺子配我的好醋”,醋的地位绝不容忽视。
在大雪节气吃饺子时,有的朋友开玩笑地说:“剩下的醋,我甚至可以用来加进饺子汤。”这虽然夸张,但确实体现了大家对醋的喜爱。尤其是在山西,人们更是将醋视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汪曾祺在《五味》中曾感慨:“山西人真能吃醋!”这一观察深有同感。饭前先来杯醋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甚至有的地方会在春节前通告:“供应老陈醋,每家一斤。”这种场景令人不得不感慨:在山西人的生活中,醋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说到山西老陈醋的特色,首先要追溯其历史渊源。山西的酿醋业与饮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被誉为“醋乡”的晋阳(即今日的太原)是我国食醋的发祥地之一。古代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二十余种酿醋方法,其中多指山西醋。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山西醋的酿造工艺日趋成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先生就高度评价山西醋为我国的名产。其中,宁化府老陈醋和东湖老陈醋等知名品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生机勃勃。
说到工艺,山西老陈醋的一个“老”字,代表其历史悠久;而一个“陈”字,则体现了其独特的酿造工艺。方心芳先生评价山西老陈醋说:“色泽、气味皆因陈放长久,通过醋本身的化学作用自然生成。”要经过多道工艺、多道工序才能酿成一坛优质的老陈醋。这其中,包含了对大自然的耐心与尊重。山西的坚持让老陈醋的古老工艺得以传承至今。
在山西人的生活中,“醯”这个字与醋紧密相连。大多数山西人都认识这个字,它代表了山西人对醋的深厚情感。不仅如此,醋在山西人的饮食习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物无定味,口适者珍”,地理条件、饮食习惯、民俗传统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口味选择。山西人喜食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除了常规的吃法外,还有令人惊艳的创新吃法,如醋心巧克力、老陈醋元宵等,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万物皆可醋”。
从产业角度看,山西的食醋产业在全国也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山西食醋年产量占全国食醋产量的约20%,位列食醋之首。老陈醋不仅是山西的独特风物,还是充满地方特色的经济产业。从“老字号”到获得各种荣誉认证,再到成为饮食文明的传承载体和文化名片,老陈醋在山西的地位不可忽视。下次吃饺子或面条时,也不妨尝试一下配上山西的老陈醋,体验不一样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