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深入。2020年7月22日16:36,我们迎来了大暑。大暑之热,自古以来便有诸多描述,如“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刻,我们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三伏天”中的“中伏”。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的医生们为大家分享了大暑时节如何养生度夏的知识。
在这个高温天气中,我们要警惕暑热的侵袭,并注重消暑静心。魏帼医生指出,大暑养生的关键在于防暑降温和补水消暑。在酷热的盛夏,除了避免在烈日下外出、加强防晒和寻找阴凉处避暑之外,还可以通过洗澡来降温。每天洗一次温水澡不仅能洗掉汗水和污垢,还能使皮肤清爽,消暑防病。
关于消暑,重要的是要静心。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到:“宜调息静心”,这意味着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大暑这样的时节,更应该保持心境平和,这也是中医强调夏季养心的原因之一。
随着夏季气升高,人们容易出汗较多,导致缺水。适当补充水分和摄入营养是必要的。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2000-2500ml,并饮用绿豆汤、淡盐水等以补充随汗液流失的营养物质。西瓜是夏季非常好的食物,具有消暑的作用,含水量高且含糖量不高,是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的水果之一。
针对夏季防暑,推荐一款粥品——加减竹叶粥。这款粥具有清热泻火、清心利尿的作用。但在日常食用时,建议加入荷叶、冬瓜、芦根等食材,以增加清热生津、利水祛湿的效果,更适合老年人和脾胃较弱的人群食用。
对于儿童,大暑时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注意。在衣物方面,应选择浅色、纯棉、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并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更换。在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进食应季瓜果,并多饮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室内空调温度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外出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外出,并选择荫凉空旷的场所。
大暑时节,我们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心境平和,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遵循一些养生知识,让我们度过一个健康的夏天。